一晃又到了清明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單純從節氣的屬性上講算是冬去春來萬物清明的好時節。但從節日的角度看,總讓人帶著些許的沉靜,總有千萬個理由讓我懷想自己早已逝去的父母。
大約三五天前的一天夜里,我居然夢見了父親,一個從未在我記憶里出現的身影,居然以一種鮮活的姿態出現在我的夢境里,是我家早年間存底的那張老照片里的形象——土布黃軍裝軍帽。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個畫面,也足以讓我興奮的像個孩子——我確定就是他!我的父親,這種感受從未這么真實,那種幸福好像真的存在。
父親走得太早,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法確知那究竟意味著什么?也許用"懵懂"描述比較準確,但肯定不是傷心。
父親去世最難過的應該是母親,她始終在個人意志與傳統觀念的沖突中煎熬:面對身邊幼小的三個孩子,究竟要不要“走出那一步”。
上初三那年,母親告訴我們,她去大醫院檢查,得的是癌癥。因癌癥而離世,是人故去常見的一種方式,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那意味著什么。也曾在老人們的龍門陣里聽說,某某人得了癌癥,因為想開了,心情保持樂觀,后來檢查癌癥沒了。在一個讓人無法承受的未來面前,選擇去相信“有可能”,這就是人性。
從母親的只字片語中了解到,母親開始信教了,這跟我們從小受的“無神論”教育相抵觸,但作為一個心智逐漸開化的初中生,倒也能接受這種心靈的慰藉方式。
不知道母親的另一個改變是在病前還是病后——在給自己找老伴!條件當然是要對三個孩子好。這個決定我知道一定是最難下的,個人的心理關、社會環境的影響都有。
從來都是看別人家辦酒席,不多久,我家里也擺了好幾桌酒席,從來沒這么熱鬧過,海帶絲涼拌胡蘿卜絲真的很好吃,可是媽媽臉上的笑容里總帶著虛弱。
龍門陣里的那個傳說終究沒有發生,沒過多久,病魔毫不留情地帶走了母親……
其實對于母親最后的決定,我們孩子都還是認同的,現在想,也很贊同母親當年的選擇,畢竟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我一直不愿意太過沉痛,我想這也是父母所希望的吧!今天的福州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是個踏春賞花的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