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香樟樹、操場…是8090青春文字不能少的元素,到這個年紀了,總是在經過或看到它們的時候,聞到青春的味道,憶起那些溫暖的過往。這一次寫浮生和單車相關的記憶。
今天和小作,騎行mobike,在家附近轉了1個半小時,因為走錯方向,意外留到一座未被開發(fā)的舊宅,舊宅樹立在一片正待開發(fā)的房產世界,顯得格外特別,我們繞著這舊宅,騎了半圈,另外半圈被封,這一半一半的體驗,以及這新舊時空的交錯,喚醒了很多關于單車的記憶。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學習單車】
我是小學2年級學會的單車。那時,父親母親忙生意沒有時間陪伴,我就那么一個人,小屁股貼在自行車前面的矮桿上,沿著家附近的一道長長的緩坡,一遍一遍練習,學會了騎單車。學會單車后的第二年,便開始替母親分憂,每到周末,一個人騎著單車獨自去菜市場給家人和工人買午餐和晚餐的食材。
【追風的少年】
高中,校園里有一道很獨特的風景,就是教學樓下一排又一排的色彩繽紛的單車。情竇初開,又不自知的那些歲月,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茫茫自行車海中找到自己喜歡相處的那個人的單車,然后偷偷放上自己準備的小禮物;最期待也最喜歡的一件事,是有機會坐上這個人的單車后座,一起追風而行。
【免費單車】
如今,我在上海,很久沒有碰過單車的我,因為mobike,得以再次觸摸單車,并漸漸開始把它變成魔都的生活方式。因為空間和金錢的限制,我還不方便擁有自己的車,然,得以再次有了和單車親密接觸的機會,喚醒了一些被自己忽視的記憶,簡單和美好。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