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少年—王泯燃
冷靜不怯場,勇敢不慌張
少年的你
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也溫暖了寒冬里無數的人心
據《央視新聞》等報道:
11月30日深夜10點,河南鶴壁市浚縣的趙先生,帶著自己3歲的女兒,在鶴壁市某飯店內與朋友吃飯,不料貪玩的女兒不慎掉進內徑30厘米、深約20米的深井。
一時,現場聚集了大批救援人員、政府要員和熱心群眾,甚至還出動了4輛挖掘機,然而卻因井口太小,成年人無從下井救援。
參與救援的有斑馬救援隊,成立于2016年6月,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自發組織的義務公益團體。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公益組織,沒有責任和義務要像消防員那樣,必須帶著使命去救人。
此時,斑馬救援隊中的徐建英向救援隊指揮說:“我家孩子可以試試!”
此時已經過去四個小時了,時間就是生命!
接母親電話趕來的王泯燃14歲,就讀于鶴壁市山城區明星中學九年級四班。
經簡單的救援技巧的突擊培訓,隨后王泯燃腳縛繩索,開始倒掛下井。
王泯燃前后共下井七次,持續約30分鐘。最終,他成功將繩索套在了女童身上。王泯燃和女孩依次被拉了上來。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被困女童生命體征平穩。
事后,王泯燃的母親徐大姐說:“我為兒子的勇敢感到驕傲,他的行為也給我上了一課。”
昨天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王泯燃救人事跡的畫面。
少年強、其道大光!
一、父母的教育是一場修行
我們時常在談論與苦惱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但這對夫妻用舍己為人的事件,譜寫了感人涕下的“子女教育”。
現場救援指揮員:“誰是他(王泯燃)父母? 同意不同意他(王泯燃)他下井?”
王泯燃父親王慶軍:“同意?!?/p>
現場救援指揮員:“你同意不同意?”
王泯燃母親 徐建英:“同意?!?/p>
淡定的回答,大義泯然的自信與堅定!
王泯燃的父母都是山城區斑馬義務救援隊的成員,兩年來,父母時常會帶著王泯燃和姐姐一起參與救援。
“今年夏天的一個周六晚上,淇縣一位老人走失,我們就帶著他們姐弟倆一起參與尋人。那天我們一直找到晚上10點多,他倆沒一個喊累的?!?/p>
王泯燃的母親徐建英說:“讓孩子參與救援,就是想讓他們更有愛心和責任心?!?/p>
母親的幾句輕描淡寫的講述,讓我們看到小英雄的成長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英雄王泯燃所作所為,是因為父母日常中的義務救援工作,不斷影響著他,在這個家庭中傳遞著一種精神、能量和責任——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正是這種精神的存在,在救援遇到困難時,父母的一個電話,兒子就趕到現場,并毫不猶豫下井救人,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也溫暖了寒冬里無數的人心。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社會上的各種浮躁思想,隨風潛入夜地滲入到了孩子的大腦里。
這幾天,隔壁鄰居的兒子一直鬧著不想上學,說是覺得自己很適合做網絡游戲主播和做抖音,不想浪費初中最后一年,想快點賺錢。
哪成想他父母還贊成,為此專程跑了趟學校,竟然請求班主任同意他兒子請一段時間的長假,在家里做游戲主播和做抖音,“提前發展自己的事業”。
這位父親日常同我們交流中,總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兒子的“自豪”之情:
小小年紀做抖音,短短幾天就獲得了一萬多的粉絲;做游戲主播,一個月少說也賺了三四千了。
“反正早晚都要賺錢的,不如趁時機早早賺一把大錢?!?/p>
都說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以后的胸懷和高度,決定了孩子人生50年的道路。
但王泯燃的勇敢、勇氣的行為,其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確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子女教育”的關輝點!值得我們鼓勵與學習!
父母永遠是子女成長的第一責任人,這是不可分割的義務和責任。子女教育是一場父母的自我修行。
一對優秀父母的眼界格局、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會比人民幣更深刻地影響孩子,甚至影響家族中幾代人的一生,完成財富、人格、理念的代際傳遞。
二、少年王泯燃,真燃!
當我們看多了冷漠、無情、痛心的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時;
當我們熱衷于《少年的你》的驚醒與深思時;
當我們痛心疾首香港暴亂中的那些少年的無知與丑惡時;
當我們看到一些少年弒師、同學而討論《未成年人保護法》時;
當我們看慣了抑郁少年跳樓、叛逆事件時,......
是不是都在苦惱、抑郁、搖頭?
10月20日,大連一名10歲女童的尸體被發現,死狀慘烈,且有被性侵的痕跡,遇害后被拋尸灌木叢,而兇手是一名13歲的少年。
10月24日,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15歲的初三顏同學因不滿老師的管教,在教室內偷襲老師,用磚塊連續擊打老師頭部,10秒9下,致老師腦死亡,事發后已被刑拘。
而少年王泯燃,像一束光,照亮了一座城,一群冷漠的心!
在曾國藩的家訓中,“窮”是“善身”之道。在寫給大兒子曾紀澤的家書中,曾國藩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p>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國藩又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鋤草、正義,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p>
少年王泯燃,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情:
“個體生命不同,但這世界善惡總量不變。每個人從出生就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惡?!?/p>
——善惡,總是相對同時存在的,不要害怕看見人性之惡,因為我們終會遇見正義和善良。
太多少年未必能做到舍生取義的見義勇為,也未必能做到赤誠善良的問心無愧;
成年人也許可以做到下井救人,但是大多數父母,就很難做到讓自己的孩子下井救人。
因此,這一對父母,少年王泯燃,值得我們尊敬,這樣的正能量,堪稱這個時代的旗幟。
——盡管我們未必能夠做到赤誠善良,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絕不冷漠自私到令人發指。
三、何看管好孩子?
事件的背后也告誡所有的父母,要及時看管好孩子!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明鎖表示,這一見義勇為背后,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
“小孩在飯店院內玩耍時跌落深井,一是說明飯店沒有對危及公眾人身安全的隱患采取措施,二是父母沒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日常中如何看管好孩子?
開車帶孩子出去時:
1、車鑰匙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不要把頭和手伸出窗外2、附近如有車,牽著孩子的手3、停車后確保孩子離開車輛,車子在開動的時候最好不要吃東西4、不要將孩子一個人留在車內,不要亂往窗外和地上丟垃圾5、孩子乘車請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不要坐副駕駛位置,在座位上坐穩做好,不要亂跑亂動
孩子出去時叮囑:
1、走人行道2、外出要有可信賴的大人陪同并時刻留意3、過馬路前和過馬路時要注意觀察兩邊4、橫穿馬路一定要走人行橫道5、要當心停著的車可能會突然啟動6、穿越車道要停下來多看多聽7、穿容易被看見的衣服8、過馬路時要專心收起手機和電子游戲
孩子騎車要告訴他們:
1、盡可能最大限度靠右行駛,并與交通流量保持同向2、佩戴安全頭盔可以降低頭部受傷幾率3、穿反光衣,為自行車安裝反光器材4、遵守交通燈指示及其他交通規則5、不要穿可能被車鏈夾住的過于寬松的衣服
寫在最后
1949年,少年中國說——
新中國,立東方,百廢興,開天光。河山修復,醫治創傷;教育史冊,奮啟宏章!
1978年,中國少年說——
大潮卷,國開放,迎挑戰,志圖強。尊科重教,廣育賢良;嶄新紀元,大業重光!
今天,中國少年說——
新起點,大道暢,教領先,英才降。中國智造,千秋大業,民族復興,壯我華邦!
“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名對社會有益的人?!闭f起今后會怎么做時,王泯燃堅定地回答。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中國,壯志飛揚。大任擔當,為我棟梁。中國少年,不負眾望!
更多好文,請關注“e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