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喜百家愁,人情禮往何時休!


文/香菇小丁

首先,請欣賞名詩一首《愁愁愁愁愁愁愁》。

一家有喜百家愁,紅包強壓百姓頭。

來往人情風日盛,可嘆錢財送酒樓。

作為老百姓的一員,你有送過禮嗎?有沒有一點蛋蛋的憂傷涌上心頭?

親戚朋友結婚?出嫁?送禮!

親戚朋友生小孩?滿月?過生日?當兵?考上十八流大專?送禮!

親戚朋友生病?出院?送禮!

親戚朋友過本命年?過36歲?過60歲?送禮!

親戚朋友升職?蓋房?喬遷?開業?送禮!

老人大壽?過世?三周年?送禮!

母豬生仔?公雞下蛋?送禮!

但凡親戚朋友家有點喜怒哀樂事,不好意思,送送送禮!

收到請柬的那一刻,瞬間就尷尬了!

不送吧!影響不好,畢竟是親戚朋友或者相識一場。

送的少吧,影響也不好,丟面子,影響親戚朋友間的感情。朋友結婚本是喜事,一場婚禮結束,一不小心竟然形同陌路了。

送的多吧,我擦,生活本來就很艱難,沒錢。

尷尬癌立刻犯了!

而光是親戚朋友也就罷了,現在農村里,由于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送禮的范圍之廣,令人嗔目結舌。

有一次,我父親去送一個禮,那人我壓根就沒聽過啊,我問父親是什么親戚?

父親說,這是你小叔的媳婦的姑父的大兒子的媳婦的弟弟,今天結婚,去送個禮。

我勒個去!我差點噎死!

辛辛苦苦一整年,賺的那幾個血汗錢,有時候還不夠送禮隨份子,憂愁瞬間涌上心頭,悲從中來。

真可謂,人情往來猛于虎,世道人心漸悲涼!

那為毛現在的人情往來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人情日漸淡薄,人際交往的一種需要

社會是一個復雜的集體,大多數的人際關系,需要人情往來進行維系,人情交往是一種社會關系網絡的外在體現,禮物的輕重與禮金的多少能夠體現出人際關系的遠近。

人情是建立、維系、鞏固、發展人際關系的重要紐帶,特別是忙碌冷漠的現代社會,人情味已經越來越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人情禮往是人際交往的一種需要。

特別是在農村,很多事情都需要集體行動,你來我往,相互幫忙,才能夠辦成,所以,人情禮往在農村就顯得特別重要。

鄉里鄉親、親戚朋友的平時走動的少,參加喜宴才能歡聚一堂,聯絡感情,挺好。

同學好友平時工作忙,參加喜宴見面交流,挺好。

想一下,你有多少同學是在朋友的喜宴上重逢的呢?我上次參加朋友的婚禮,竟然遇到了十幾年沒見的初戀情人。

但現在人際交往中的功利意識明顯增強,人際交往向互惠互利的方向發展,這就導致了人情禮往發展到現在,多少有點變了味。

朋友以后用的上?多送點禮金。

巴結領導沒門路?多送點禮金。

討得長輩多歡心?多送點禮金。

人情禮往成為人們獲得更多其他利益的工具,建立起了更功利和直接的人際關系。

酒席,必須得辦!

禮金,必須得送!

生活需要儀式性,時不時得刷一下存在感

現在很多人熱衷于置辦各種喜宴,但凡遇到點喜事,就得操辦一番。

不辦不行啊,生活一直平淡無奇,必須讓人知道他家發生的這點事,不然哪來的存在感啊!

現在的生活都過于單調和平淡,太需要儀式感來填充生活了。

你辦,我辦,大家辦,這樣才顯得熱鬧,有人情味。

一定要辦!

還得辦個盛大隆重的,有氣勢,有面子。


要面子,要面子,要面子

以前送禮,糧食,煙酒,水果,提點東西就行了。

現在?美元英鎊人民幣,微信支付寶POS機,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

誰家酒席飯菜好,有面子!

誰家來的客人多,有面子!

誰家收的禮金多,有面子!

自己送的禮金多,有面子!

為了面子,攀比必不可少,浪費再所難免,送禮金額年年漲,酒席名目歲歲多。有時候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都被通知來參加宴席。

你是誰不重要,你代表哪一方的親戚,很重要。

哪一方的親戚來的多,哪一方就有面子。

這禮,還得送。

結果呢?辦的人勞命傷神,送的人苦不堪言。

死要面子活受罪,何苦呢?

禮尚往來,還不完的人情債

子曾經日過:禮尚往來。

這下好了,你給我送禮,我給你還禮,送了還,還了送,你還我送何時了?

人情債如此循環下去,永無休止,苦不堪言,哪一方都不敢提出中斷送禮,中斷就意味著斷絕來往了,罪過可就大了。

你方辦完我來辦,遇到事情就得辦,必須把之前送出去的想辦法撈回來。

當然,也有人提出來自己不辦任何酒席,一怕麻煩,二怕還禮。

但現實是殘酷的,你不辦可以,但你不送禮,肯定不行,不辦是你自己的選擇,沒人逼你,但你要不送禮,那肯定會被唾沫星子淹死。

這就是個死循環啊!

我就想問一句,哥們,人情債,我可以肉償嗎?

累嗎?累!送嗎?理性!

人情禮往,古來有之,帶著喜悅,帶著禮物,相互之間表達著祝福,現在卻演變成一種負擔。

現在的禮金已經成了農民最沉重的負擔,很多人辛苦一年,賺的血汗錢,還不夠隨禮,更有甚者,舉債送禮,鬧的家里雞鳴狗跳,日子過不安寧。

這種現象在父輩們這一代已經很難消除,只是希望父輩們可以稍加克制,并尊重我們新一代的習慣和選擇,不要把上一輩的人情強加到下一輩身上,別動不動就給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

但愿在我們新的一代身上,這種風氣可以日漸減少,恢復原本歡樂祥和的人際交往模式,用我們自己的方式,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情禮往本無錯,奈何名目太繁多。

但愿我輩多理性,莫讓陋習再折磨。

香菇小丁:典型80后,全職奶爸,從職場到創業,從事農業電商和自媒體,尋找另一種生活可能。在這里,關于農業、電商、親子、育兒、手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剛才看到了@ 紅影寫的貼子《有感于農村人情猛于虎,人情壓力山大》,我忍不住又想說說自己的觀點。 中國是個特別重人情...
    明潔閱讀 786評論 4 2
  • 請容許我深夜向你表白,我親愛的實習生伙伴們。 今天又一次逼大家到深夜,我很慚愧。 記得第一批報到的伙伴...
    姽婳采芹人閱讀 151評論 0 0
  • 你相信愛情嗎? 你相信世界上有完完全全不求回報,能為你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愛情嗎? 老實說,我連這世上到底有沒有愛...
    Chloeeeee_e閱讀 564評論 4 1
  • 人活著到底是是為了什么?這是我一直所思考而不得答案的問句。 有人說,活著就是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那怕無數困難...
    狼嘯傳音閱讀 18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