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導致人情越來越重的推手?

剛才看到了@ 紅影寫的貼子《有感于農村人情猛于虎,人情壓力山大》,我忍不住又想說說自己的觀點。

中國是個特別重人情世故的國家,禮尚往來被公認,辦酒隨禮成了常態,很多人迫于面子雖然心中甘也會去隨這個大流,不僅網上一到年節這類吐槽貼子就非常多,而小品、相聲說這類題材的也特別多,因為人情成了大家的硬傷,有的人為了躲人情舉家出去旅游,紅影說人情猛于虎一點都不為過,但大家想了沒有,這種現象到底是誰造成的?誰又是造成這種現象背后的推手呢?

我活到了五十四歲了,一直生活得簡單、自由,我從來沒有受過人情的困憂,生活很舒心,為什么我和你們的生活感受這么不同?其實是因為我的做法跟大家不同。

我從小就是個特別有主見的人,從不會跟風隨大流做事,所以從小我就是個不受歡迎的孩子,長大后在周圍鄰居中和親戚朋友中人緣也不是特別好,就連我母親也說我這個人太“格澀“了,這二個字是地方語,翻譯出來的褒意就是我“與眾不同”,貶意就是我不懂人情世故!

我從小就不怕別人說,被老師罰站過,被奶奶、父親打過、罵過,工作以后被領導批評過,被同事議論過,但我依舊我行我素,按我的原則做人。

人情在農村猛于虎,在城市也很猛,輕點說吧也相當于猛于狼,但是對于我來說是個例外,因為我從不參與!

我到如今結婚三次,前后二次都沒有辦過婚禮,第一次因為前夫家窮,而我家是因為我偷戶口本結的婚所以我結婚時我父親什么都不給我,我只是跟前夫回了一次他老家,他母親沒能力辦酒他大姐有點錢想幫我們辦,我拒絕了,不想欠這份人情,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姐姐不同于長輩,所以這份情我不想欠,最后他小娘舅學校在假期有個旅游活動,他小娘舅就把自己的名額讓給了我們,我們算是旅行結婚了,結婚回單位以后我給本系的所有老師一人包了一小袋子糖,里面各放八顆不同種類的糖,讓工會女工委員幫助我發給每個人,然后單位的集體宿舍一收拾就成了我的婚房了。

第二次結婚是跟一個比我小的男人,他是獨子,他母親非要給我們辦酒席,她說這么些年她都是往外送人情,她要趁這個機會往回收一些,我也就沒攔著,但我跟他結婚這事是個很不靠譜的事情所以我這邊的同事朋友親戚一概不通知,最后收回的禮錢我沒要,還倒貼了幾千給他母親買了一個冰箱。

第三次結婚就是我現在這婚姻了,我是抱著找個男人結婚過日子的目的跟他交往的,見面第一天我就把我這態度跟他表明了,他也同意以結婚為目的交往,但是同居半年后他絕口不提結婚的事情,我選了個好日子想跟他把結婚證領了,他怕女兒不高興一口拒絕,我當然不干了,既然不想跟我結婚還扯什么犢子?他跟我解釋說他離婚時答應女兒再婚要征求她的同意,我說那好,我給你三個月時間你找你女兒談,結果三個月期限過了他仍然沒跟女兒開口,我當時不高興了后就限他一周之內找房搬走,我說:”即使我再愛你也不會跟你混一輩子的!“,他來句:”那不就是一張紙嗎?“,我說:”那不是一張紙,那是女人的腰桿和面子,也是限制你自由交友的一個武器,有了它你就沒資格象現在這樣隨便去見前女友和上網另搭訕別的女人!“,他以為我是說著玩的,但我言出必行,我當時就打電話給我的一個朋友找她借房住一周,讓他在這周內從我家搬走我再回來,他看我來真的也就怕了,乖乖跟我領了結婚證,但他說不辦婚禮怕他女兒知道了不高興,而我本就沒打算辦。

結婚以后他開始以老公的身份要求我為他家出力了,而我并不是個能讓人隨意支使的人,第一個春節他說必須要去他家過,我讓著他了,然后說服我兒子隨他爸爸回老家陪奶奶過春節,第二個春節我就不讓了,面子我給你了,后面的日子我要照自己怎么舒服怎么過,你不樂意又能奈我何?

他們老家的人情世故就是特別重的,他們那里跟@?紅影寫的貼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我只是選擇性地參加了二次,一次是趕上了,2013年五一節,我跟他回老家看望他生病的父母,正好趕上他母親病故所以只能參加他母親的喪禮,擺酒三天,繁瑣得快把我折騰死了,后來他父親二個月后病故他打電話讓我去,我再也不去了,我說我找你生活是為了提高我的生活品質的,而不是讓你家把我折騰死,他當時很生氣但也奈何不了我。另一次是他妹妹的女兒辦婚禮,她家提前已經辦了一次訂婚宴了,婚禮又要連辦二次,娘家辦一次,婆家辦一次,我只參加了娘家辦的那次,讓他出了一萬元禮金。后來他妹妹的女兒婆家辦酒和生孩子辦酒、滿月辦酒還有他母親過七期,他父親過七期等酒席我一概沒有參加讓他自己回去的,所以被他和他家說我不懂人情世故,但我有我的原則,我即不參與你家的任何活動,我兒子結婚我也沒讓他妹妹掏一分錢。

我這邊只有一個哥哥在同小區生活,我跟我哥嫂走動不多,年輕時我父母還在時我們都年節聚到我父母家過所以那時走動還多一些,但過年節孩子的紅包我跟嫂子說全免,送來送去的多麻煩啊,我嫂子同意。而她上面有五個哥,她家的人情就是送來送去的,有一次她五嫂過年抱著孩子來我家串門,她先給我兒子一個紅包,我打開看了一下是一百元,我轉身就包了一個二百元的紅包給她孩子,從那以后她也沒再抱孩子來我家了。

我自己結婚沒有辦酒席,我兒子在2013年領了結婚證以后我也不贊成他們辦酒席,我們這里很多家都是在本地辦一次,把單位里的同事朋友都請來喝酒隨禮,再在另一方孩子的地方辦一次,有的人家甚至辦三次和四次,我有個同事就是這樣,他們小二口在農村老家辦了一次,然后在女方老家又辦一次,在女方單位辦一次,男方單位辦一次,我是男方單位的同事,通知我了,我因為覺得平時他幫過我搬單位的東西所以就參加了,隨禮二百元,也沒想著讓他還,因為我從不辦酒!

我單位年輕人多,結婚的人也就多了,很多年輕人結婚都是不管親疏每人都送一個請柬,我們以前的老男書記就特別不高興,背后怪這些年輕人不懂事,而我在辦公室也是每人都會給我送請柬,我也是選擇性地參加,有人即使有事不參加也會托人把禮金帶過去,而我從不這樣,我參加的肯定是我愿意出禮金的真心祝福他們婚姻幸福美滿,但有的人我根本就不喜歡也就找個借口不去了,不喝酒我憑什么要出禮金?

我老公的女兒2015年下半年結婚也是辦二場,男方老家辦一場,女方在天津辦一場,我問老公在天津辦的那場請我去參加嗎?如果他女兒請我肯定會給他面子去參加,我打算包個五萬的紅包給她,因為我兒子結婚雖然沒辦酒席,但是我老公給了三萬紅包,也是我兒子做得好,每次回天津總是給這位叔叔和他爸身邊的阿姨帶禮物,而平時又都是我照顧他飲食起居,我認為他必須要出這禮金。但他女兒一直拒絕見我,更不會給我買什么禮物了,她送給她父親吃的東西還發短信叮囑她父親要自己吃別給旁人吃,她這話的意思傻子都明白啊!我自己有錢想吃什么就能買得起什么我貪你送的這吃的?笑話!

他女兒結婚沒請我,所以我沒出禮金,我老公跟我鬧了一晚我還是堅持我的原則,他說我兒子結婚他出了禮金所以他女兒結婚我必須要出,我說我兒子即叫你叔叔又給你買衣服、送煙、送酒,而你女兒呢?這樣吧,我不圖你女兒送我什么東西,你就讓她當面叫我一聲阿姨,我出五萬禮金!結果她沒見我我也就沒出。

我兒子結婚我建議把錢拿出來出國長見識別辦婚禮了,他們二口子工作忙太折騰了而我是不會幫他們辦的,剛開始兒媳婦不同意,那我就跟兒子說你們自己操辦,需要我出席我會來參加,我這個婆婆也會包個大紅包讓兒媳有面子,但她家兄弟姐妹九個,這人情往來我不愿意走,也讓我兒子托話給她別為難我,至今我只見過兒媳家在廣州市工作的二個哥哥,其余她老家的人及她母親我一直沒見(她父親已故)。

結果我兒子找酒店聯系買酒才出去跑了幾次就不耐煩了,兒媳跟著一起跑也嫌太耽擱時間,所以他們小二口最后達成協議不辦酒席了,只是請提前送了禮金的朋友分別吃了二次飯,他們按我的建議回國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塊國外巧克力糖,給辦公室放了二包煙,這樣皆大歡喜。

我兒子結婚我哥給了六千禮金我不要,我說不準備辦酒席也就不收禮金,但他們堅持要送,說這是給孩子的不是給我的,所以我只能替我孩子收下,過了一年半我侄子結婚了,我參加了他的婚禮,給他包了一萬的禮金,我同辦公室的趙老師得知我孩子結婚后給我了一千元紅包,她也說是給孩子的讓我無論如何要收下,我收下了,然后去年底她女兒領結婚證讓我知道后我給她包了一個二千元的紅包,她說太多了不收,我也笑著說是給孩子的,她說那也太多,我來句收下吧,通貨膨脹也該多給些,她說那也沒這么多啊,我最后笑道:“我喜歡你女兒愿意多出!”她也就收下了。

我做為我們學院的老人了,這些年也隨出去了不少禮,但我是選擇性地隨的禮,不象我同辦公室的趙老師,她每每不好意思拒絕去參加了每個人的婚禮,然后背后又抱怨他們不懂事,而我不一樣,隨禮是我心甘情愿的所以就沒想過要收回,當我單位同事得知我再婚的消息后,有收過我禮金的同事當著很多同事的面半開玩笑地讓我辦酒,他說好還給我禮金,我笑著說:“如果你有心還我現在就給我吧?我不辦酒席太累了也耽擱你們時間!”,我這話說得那同事沒詞接了,那種場合趁著他說這話我正好表明我的態度,我看他沒答話我又接著說:“我參加你的婚禮是我自愿的,當初送給你禮金也沒想著要收回,如果我不喜歡你,你八臺大橋請我也不會去的!”。

我單位的楊教授是個海歸,她平時言行就與眾不同,所以我喜歡跟她交流溝通想法,跟她也不客氣,她兒子辦婚禮通知我了,我肯定會去參加,但她說是在五星級酒店辦,一桌不含酒水要5500元,我聽了吃一驚,然后笑著說:“楊教授,這么貴的飯我得隨多少禮啊?”,她說:“你了解我,我這人沒那么多事,我兒子想辦婚禮錢我全出,所以我沒打算大辦,我和我愛人單位各請一桌,其余是雙方親戚,全加起來也就十桌,我們不收禮金,請你們幾個好友來聚聚給我們熱鬧一下,你也來嘗嘗五星級酒店的飯菜”,我聽她這樣說了才松了口氣,最后我們去參加婚禮時他們根本沒擺收禮的桌子,但對于我來說一點不出也不合適,所以我們十人商諒了一下每人出了二百元,由我硬塞給了她兒子。

其實每個人都討厭人情重,我看紅影提到她父親一年的收成也就二萬多元,一年的人情確送出去了一萬多,達到50%的比例啊?這也太過份了!

既然人人都不愿意付這人情,那么為何大家不抵制這種不良風氣呢?因為面子?還是怕被人說?還是沒膽量?

大家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吃這酒席,所以有的人趁著喝醉酒了發泄情緒而大鬧酒宴,還有在酒宴上打架斗毆的,最后弄得主家、客人不歡而散,甚至有的辦酒席辦出了人命,何苦來呢?

許多人都是邊參加酒席邊隨紅包邊抱怨,然后自己也找借口多辦酒席再撈回來,大家的這種從眾心理使中國社會的人情越來越重,真正成了猛于虎了。

歸根結底,導致人情越來越重的推手是誰呢?照我來說,是你們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Given a string s consists of upper/lower-case alphabets a...
    關瑋琳linSir閱讀 203評論 0 5
  • 加入時間管理不知不覺已經60天了。在這60天1.0的階段。讓我學習了一些好習慣。1,學會早睡早起寫晨間日記(44...
    向好生長閱讀 107評論 0 0
  • 不知不覺已經步入中年,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每月有貸款”的幸福生活。 曾經的80后,也逐漸進入了本命年。對生活還...
    良有方閱讀 748評論 0 1
  • 瓊葩傲姿尚未殘,春風無力更纏綿。 幽幽山雨古剎擾,老僧空嗟嘆無顏。
    寒菊閱讀 104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