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對于寫作者來說,苦難更是化為了字里行間。沒有在最狂妄的年紀殘廢了雙腿的苦難,史鐵生寫不出對命運和愛如此深刻的思考;沒有失去視力與聽力的苦難,海倫凱勒寫不出感人肺腑的《假日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在苦難面前表現的異常堅強,我看到了一向冷酷無情的命運也為之卻步。
反思自己,你有沒有半點將苦難嚇跑的決心,還是被它追的無路可逃狼狽不堪,受到命運的嘲笑。
至于怎樣能將苦難轉化為財富,是我們終其一生要學習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將你的關注點由失去轉為得到。
如果在苦難來臨之際,過多的關注自己失去的東西,將會陷入苦難布置的陷阱,無法自拔,只會陷入自我掙扎的怪圈里,日漸消沉。相反的,不能擊垮你的必將使你強大,變成他人奪不走學不來的專屬財富。
當命運打擊你的夢想時,你可以思考你的夢想有沒有在自我捍衛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不可動搖呢?如果你的夢想真的破敗不堪一擊,那即使沒有命運的打擊,脫離了現實的千錘百煉,夢想也終會成為夢里的想象,遙不可及。
有個朋友跟我說很羨慕我,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想經歷一些坎坷,也想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我很喜歡她的純真和經歷磨難的勇氣,我很耐心的告訴她,不必著急,現在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變得更好——學習或攝影或寫作,多培養幾個拿的出手的愛好,以便未來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故事。它來時,你不用去迎接,但當苦難離去,你卻可以用你的方式好好送它一程。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是無稽之談,只是一個小孩對生活中小打小鬧的虛假而幼稚的總結。那么我想給你看看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的一段話:
“我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否對得起我所經歷過的那些苦難,苦難是什么,苦難應該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內心所有的感受、隱忍在這個土壤里面,很有可能會開出你想象不到、燦爛的花朵。”
看《平凡的世界》,最喜歡少平。他對苦難的態度,真可謂享受。把身世的貧賤當作上天賜予的禮物,把貧窮當作寶貴財富,趁機鍛煉自己。在他心愛的曉霞不幸遇難時,也能堅持生活下去,這才是我愛的少平,堅強又善良。
不過能達到他這個境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想必路遙老師也是有此覺悟的,才會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少平這樣一個不怕苦敢吃苦的角色,還有詩一般的文字。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 喧嘩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你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苦難,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我非常認同這兩位大家的觀點。但是苦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故事。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風的故事,落霞是孤鶩的故事,秋水是長天的故事,苦難是我的故事,也好希望它可以成為你的故事。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