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生命有無限可能,也有人遇到困難時說隨緣就好,何須那么精進拼搏呢?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華為的奮斗者精神、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究竟有什么啟迪意義呢?這經常引起我的思考,什么是隨緣的真正內涵,什么是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性呢?
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先生就帶領團隊創造了小米手機的快速崛起,也創造了小米手機業績下滑以后的再次崛起。這看起來就是在創造無限的可能了,背后的特點就是不斷的在創新和自我超越。這似乎告訴我們人生的命運是完全可以自己創造的,吻合《了凡四訓》所說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精神。
移動互聯網時代,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平,信息越來越對稱,要求人的學習速度也將越來越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非常精致的產品,或者優秀的服務,失去商業競爭力的可能性就會極大。所以用工匠精神來要求自己不斷的自我超越,不斷的打磨自己的學業、事業和專精能力就更加重要了。
比我們聰明十倍的人,還比我們勤奮和專注十倍以上,這或許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也是一位學院的院長分享給他的博士生團隊的一句語錄。如果我們已經作出了上述那樣的努力,面對所得的成果就可以坦然的說一聲隨緣了。在盡心盡力基礎上的隨緣,那是一種孜孜以求但不執著的豁達。如果是不加以巨大努力就說“隨緣”的話,大概是自我逃避的一個代名詞了。
紅軍走長征的時候,那絕對是一種竭盡全力的自我超越,是一種勇者無敵的智慧探索,所以最終能夠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養成竭盡全力的好習慣而果上隨緣,或者養成遇困難就逃避的畏縮的習慣而嘴上隨緣,按照心想事成的法則往往會創造和吸引同頻率的成果。等到N多年以后才明白一切皆是自編自導的電視劇時,總要創造一個喜歡的情節才好玩些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日正好讀到《論語》的一個片斷,也很能說明不自我設限的重要性。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說,不是不喜歡老師所講的道義,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啊。孔夫子一針見血的指出,不是能力不夠,而是自己給自己畫了界限,不想前進而已。
正如孔子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天分,去竭盡全力的開啟自己的內在潛能,畢竟自天子以至于普通人,一切的超越都是以修身為根本的。
盡心盡力的結果隨緣,還是到處挖井式的嘴上隨緣,全憑操之在精進力行的自我,或者操之在隨時快速放棄的另一個自我了。
不可自我設限,釋放無限潛能!享受并體驗無中生有的無限創造力吧。
閱讀到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寫下要點,并且即刻、面帶微笑的、小小的去實踐一下吧。
#無戒365挑戰? 周伯通(安柱)日更1000? 第254天
閱讀到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寫下要點,并且即刻、面帶微笑的、小小的去實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