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讀劉墉先生的《說話的魅力》,沒有想到越讀越上癮,劉墉先生以“說話”為主題,教你如何壞話好說,狠話柔說,大話小說,笑話冷說,重話狠說,急話緩說,長話短說,虛話實說……
生活化的小故事,由淺入深的道理,既有“戰略”也有“戰術”,人際交往中的諸多微妙盡顯筆端,讓人敬仰和佩服。
我喜歡這個壞話好說的故事:
一個教鋼琴的老師,對學生家長說:“下個禮拜開始,你的小孩的學費要調漲了,由一小時三百五調到五百。”
家長大吃一驚:“什么?一下子漲高這么多?為什么?”
老師說:“因為你孩子彈的越來越好,現在已經進入高級班,所以要照高級班收費。”
家長嘴一撇:“他進高級班了?我怎么覺得他還彈的很爛呢?”
如果把句子反過來說呢?
老師高興地對家長說:“恭喜!恭喜!你孩子越談越好,現在可以進高級班了!”
家長笑道:“真的啊!我還以為他很初級呢,都是老師教得好。”
“哪的話!是您孩子的資質不凡,”老師摸摸孩子的頭,“不過這下升入高級班,又要媽媽多破費了,由一小時三百五調到五百,你可得好好用功,別辜負爸媽的辛苦吆!”
如果老師在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按照第二種順序,媽媽肯定會很樂意的付款的。在陳述一件事情之前,都應該先想想,用什么方法能造成最好的效果。
說話的魅力真的太大了,我已經愛上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