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該如何尋求幫助?
上午課間休息的時候,L一籌莫展地來到我的身邊,開始和我講述她目前遇到的困惑。
她的老公剛盤下幾個影樓,發現之前的代賬會計壓根沒做賬,便讓L前來學習會計。而L上次上課是在一個多月之前,按她的說法,她從來就沒有完完整整上過一輪實操課。
“老師,現在我老公讓我重新建賬,你覺得我應該怎樣去做?”L問我。
“如果你真的打算建賬,如果前任會計沒賬,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財產清查。”我說。
“可是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財產清查。”L打斷了我的話。
我發現按照原來的思路談話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于是我打算換一個思路。
“或者還有一個省力的方法,就是花錢請一個熟練的會計幫你建賬,給個五百一千的,如果你愿意出個價錢,我這邊可以幫你聯系找人。”我說。
“啊?還要花錢啊?”她露出很驚訝的樣子。
“是啊,人家老會計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很寶貴的。”我說。
看著她糾結萬狀的模樣,我又說:“如果你舍不得花錢請人,我可以告訴你具體步驟,你拿出紙筆記一下,回去你按照我教給你的步驟去做。”
“哎呀哎呀,這么麻煩,那算了吧。”她說。
望著她離去的背影,我突然覺得如果能整理出關于請人幫忙的一些關鍵點,或許會有些用處吧。
關鍵點一:找誰幫忙?
一定要去找到具體的人,如果可以,最好找專業人士幫忙。
前陣子微信公眾號出臺了一個原創保護政策,我對這個政策并不是非常理解,然而我沒有第一時間發朋友圈或者直接去微信群里吼,而是直接給一位律師朋友留言,在他回復確認有空的時候直接去電話咨詢。因為真正遇到具體的事情,你在網上發狀態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沒人幫你。
因為原因很簡單,看到你動態的人不一定具備專業知識,而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也許平時會很忙,根本沒時間看動態或者看見了也未必想起來給你回復。
關鍵點二:別人為什么要幫你?
我們之所以向他人求助,是因為我們往往在某方面知識匱乏或者壓根不懂,那么我們需要調整一下思維,更要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也就是說我們請人幫忙的行為本質就是一種索取,索取他人多年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而他人在積累這些知識和經驗的時候也是付出了我們看不見的時間金錢精力成本。
如果我們無法給他人提供對等的價值,必要的話我們就需要花錢購買他人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比如上學的時候總會有同學跟在學霸們后面期望學霸能給到自己一些學習上的提點,那時候最通行的辦法就是幫學霸打水,替學霸拿書包,或者幫學霸打架等等;再比如你想請別的同學幫你寫作業,你勢必要用其他東西和他換,比如你心愛的變形金剛,比如你喜歡吃的巧克力等等。
所以我對這種模式非常認可,我可能礙于情面請人幫忙,但我愿意付出相應的代價給對方花出的時間與精力一些報酬,我就可以在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心安理得很多。
這一點的關鍵在于,不要等事情辦成了再給別人禮物或者請吃飯,如果這件事情需要對方花費稍大的氣力來完成,一定要提前給付禮物或者請吃飯,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的親生父母,沒有人理所當然地對你負有幫助的義務。
當時我做公眾號的時候,有朋友就建議我找人設計一個圖標。我找到了之前公司的一個設計部的同事,對方表示他最近手頭任務很忙,我說沒關系,你有空幫我做下,然后當時就包了一個紅包,只能說是聊表心意,對方果然很義氣,當天夜里就給我發來了圖樣。
關鍵點三: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
有句俗話說得好,別人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
其實說實話,即便你付出了少量的錢,人家確實也付出了他的時間呀,但至于說這個忙能幫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夠達到你的預期,也不是一個人就能說了算的,這個估計誰也無法做出任何承諾和保證。
曾經的我對于厲害的人總是心懷敬畏,后來我發現越是厲害的人往往越平易近人,只是他們都太忙了。
關鍵點四:你最好有自己的思路
如果你有具體的問題,最好要有自己的合理方案,并且有自己的分析,那么對方可以給到你一兩句話的點撥,而往往這一兩句話,就能讓你茅塞頓開。
換句話說,你向對方尤其是權威人士提出的問題盡量是選擇題而不要是簡答題,因為任何問題都是你自己的看法最重要,或者你可以說出你的看法,讓他們指出你看法中有失偏頗的地方。
可如果你一點思路都沒有,縱然遇見再厲害的人給你說再多的建議,也是雞對鴨講,收效甚微。
你永遠不能指望自己什么都不用想然后對方就可以給到你最完美的答案,如果你自己沒有主張,對方出的任何建議對你而言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記住所有的建議充其量只是建議,至于這個建議對你是否有幫助,還需要你自己落地實施。如果你指著他人的建議就能高枕無憂坐享其成,恐怕結果只會讓你失望。
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救世主,很難以小博大。
關鍵點五:保持聯系,提升自我
請人幫忙的最后一點,不要有事才求人,平時也要常溝通,同時也要提升自己。
那種有事才臨時想到你平時連一點交流和聯系也沒有的人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是最不招人待見的。因為請人幫忙本身就是和他人的一種交流,而如果你之前根本不具備和對方交流的經驗,你根本不清楚對方的作息時間和交流習慣,往往你的請求就會冒然打亂別人的陣腳,給對方帶來困擾,最終導致被拉黑的結局。
是的,我們骨子里總是習慣于否定自己,不敢向比自己厲害的人請教,然而如果有機會你能夠和他們交往你就會發現,他們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神秘,用一顆平常心看待你會發現很多人和事都不難理解,而你想要學習誰,就要主動走進誰。
記得有一次有個微博大V和我們說了這么一句話讓我們頗受觸動,那就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人可以依靠?即便別人想幫你,也要知道你的手在哪兒啊!”
所以說千道萬,提升自己才是王道。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身上具備了某種價值,想必那時候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幫你,因為對方在和你交流的時候本身就能碰撞出很多想法和創意,這無疑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