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24種互聯網思維>讀書筆記之二

屌絲思維

2002年,當時唐駿是微軟中國總裁,一份市場調查報告稱,MSN在中國的即時通訊市場份額正在被QQ侵吞,且QQ的市場增長十分迅速。報告還指出,QQ的獨特功能“可以和陌生人聊天”是侵吞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這個功能符合中國人的個性,更符合互聯網的需求。 唐駿立刻向微軟總部遞交報告,強烈建議在MSN中增加“與陌生人聊天”、離線留言等功能。如果不增加這些功能,MSN在未來和騰訊QQ的競爭中將會失敗。報告講述了互聯網和產品的區別:產品是不斷提供新的功能去引導用戶,而互聯網是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高舉高打”是產品的精英模式,而互聯網需要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平民草根模式。 唐駿以為能說服微軟總部,結果證明他錯了。微軟總部不同意的理由很簡單:第一,全球產品一體化是公司的戰略,不可更改;第二,如果要為中國改變,除非能在中國地區保證大量的收費客戶。

微軟是精英,無論是創始人蓋茨還是微軟的員工以及微軟的產品,無一不展現著一種精英形象和氣概,他們用精英模式創造了時代的神話,但互聯網時代是平民草根時代,如果堅持用做產品的精英思維方式去從事互聯網事業,微軟可能還會繼續付出代價。
互聯網平民草根模式很重要 要接地氣

得屌絲者,得天下

季斌創業既經歷了成功,也經歷了失敗。成功是因為他抓住了屌絲用戶,失敗是因為他高大上。無論是季斌這樣的創業者,還是大的互聯網公司,要想成功都要瞄準屌絲用戶。

“屌絲”群體,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只要你在中國做互聯網,就必須重點關注。“屌絲”人群喜歡的等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在中國,只有深入最廣大的“屌絲”群體,才可能做得出偉大的企業。QQ、百度、淘寶、微信、YY、小米,無一不是攜“屌絲”以成霸業。

得校園者得未來,得年輕者得天下。

粉絲思維

因為喜歡,所以喜歡,喜歡不需要理由,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所以,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能分析了“粉絲”經濟的特點,他認為,這歸根結底屬于一種認同感消費。

品牌需要的是粉絲,而不僅僅是會員。粉絲不是一般的愛好者,而是有些狂熱的癡迷者,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因為喜歡,所以喜歡,喜歡不需要理由,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所以,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果說小米是成功的,那么它最成功的一點便是塑造了自己獨特的粉絲文化,讓粉絲成為小米的代言人,去主動宣傳小米的優點,并維護小米的品牌榮譽

觀各種漲粉絲的手段,“饑餓營銷”是最容易引爆的方法,這方面的高手要數蘋果,蘋果十分擅長使粉絲們感覺“饑餓”,在每次新品上市之前,均會放出大量吊胃口的信息,各類的“諜照”、內部人士信息以及一段段精美震撼的產品視頻、廣告圖片,還有讓人熱血沸騰的上市發布會等等,都保持著粉絲高度的關注和議論,甚至還有大量的各地上市購買人群的通宵排隊、買到手之后的炫耀等等信息,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打動新老用戶。

服務思維

服務思維 服務是一個老話題,但它時時都具有新含義。互聯網賦予服務的新含義是:全天候的每時每刻、無縫隙的網上網下、無分工的全員行

互聯網賦予服務的新含義是:全天候的每時每刻、無縫隙的網上網下、無分工的全員行動
即時服務

比爾·蓋茨說:“21世紀所有的行業都是服務性行業。”現在,服務已不再是狹隘的服務,而是一種大服務觀念,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來源于所有人和所有行業,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從事服務業。 服務決定成敗,服務創造價值。一個沒有服務觀念并且不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必將被同行遠遠地甩在后面;而一個以服務為經營理念,以服務贏得顧客的企業,必然會遙遙領先于同行。

在之后形成的華為四大戰略內容中,第一條就是:“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服務中蘊含著美好的前景,具有服務觀念,做到“用服務賺錢”是時代的聲音,時代的要求,也是時代的主流和風尚。所以,以服務精神善待每一位顧客,服務每一位顧客,就是點亮了一盞吸引顧客的明燈,也為自己照亮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客戶就是上帝”的口號是西方人提出的,一部分西方的商業發展史從頭至尾貫穿著“客戶第一”的偉大理念。道理很簡單:企業的目的是賺錢,不能賺錢的企業是沒有價值的。然而,賺誰的錢?當然是客戶的錢。誰能讓客戶自愿自覺地掏腰包,讓更多的客戶掏腰包,讓客戶長期地掏腰包,誰就有可能變得偉大。百年西方管理學的核心思想,繞來繞去還是離不開一個根本:如何圍繞消費者的需求,為公司定位,為管理者定位,為公司的產品定位。

由于互聯網使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滿足,市場被進一步細分,用戶的消費思維不再是“市場上有什么”,而是“我要什么”,企業要做的不僅是“低成本地提供所有商品”,而且還要“高效率地幫用戶找到它”。

從這些知名企業的廣告宣傳語中我們不難發現,服務早已成為企業在市場上競爭的關鍵,而一家企業提供的服務如何,將最終決定著企業的成敗得失。所以,為顧客提供實惠、公平、優質的服務,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服務”,這一新的理念是所有企業都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未來電子商務的贏家絕對不是純傳統企業,也不是純網絡公司,而一定是能把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結合得很好的企業。這正是馬云將阿里巴巴做成服務企業的理念源泉。

當客人坐定點餐的時候,圍裙、熱毛巾等都已經送到眼前了。服務員還會細心地為長發的女士遞上皮筋和發夾,以免頭發垂落到食物里;戴眼鏡的客人則會得到擦鏡布,以免熱氣模糊鏡片;服務員看到你把手機放在臺面上,會不聲不響地拿來小塑料袋裝好,以防油膩;如果點的菜太多,服務員會善意地提醒你現在點的已經夠了,假如都想嘗嘗,可以點半份;每隔15分鐘就更換的熱毛巾,衛生間里有牙膏、牙刷、護膚品,餐后還提供薄荷口香糖等。
已經被很多火鍋店效仿

在雷軍的商業理念中,顧客在商家消費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重要的還有服務。

爆點思維

5.?爆點思維 再強大的企業,資源也是有限的,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匯聚核心資源,在向上突破的關鍵點上實施定點引爆,這就是爆點。爆點思維要求帶給用戶超值的預期,讓其尖叫,而不僅僅是滿意。

打造“爆款”的目的,并不是要通過爆款來獲得超額利潤,而是要爆款扮演一個“催化劑”的角色,可以為店鋪吸引更多的客流量,把將要“爆款”的商品更好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刺激買家的購買欲望,促進了成交。

讓用戶尖叫 雷軍一直用兩點極致的標準來衡量小米的行為:第一是用戶會不會為小米的產品尖叫,第二是用戶會不會真心地把小米的產品推薦給朋友。因此,在產品方面,雷軍通過精益求精,以及“頂配”“首發”“低價”這樣的詞語來不斷引發用戶的尖叫。

但對用戶而言,他們的尖叫點更多來自視覺化元素,比如個性主題、百變鎖屏和自由桌面。MIUI的下一個尖叫點瞄向了NFC(簡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小米發現的一個痛點是用戶隨身帶太多的卡,能否通過手機把錢包里的這些卡整合起來。 MIUI負責人洪鋒認為,“尖叫很重要,但是一年讓你尖叫一兩次就夠了,長久以來讓你會心微笑更主要。說得俗一些,因為MIUI產品是和手機一起,沒有自己獨特的生存壓力,我經常跟產品經理打個比喻,就是你做的是一個大奶產品,你的心態更多平和一些,就是讓用戶用得舒服。你的心態就是博妃子一笑的心態,而不是去炫耀。”

“一個公司最好的評價是用戶口碑,用戶口碑是一個公司能夠長期生存并發展的生命線。一個公司想要處理負面影響,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資金,況且未必能消除影響。但是用戶口碑會很快將公司的形象傳播出去,用戶口碑是電商行業的生存底限。”

第一、要敏銳把握社會熱點

第二、要與產品性質相關

第三,循序漸進不求速成。病毒式營銷與傳統的網絡營銷方式有相同點,即“好湯需要慢火燉”。有時,太急于表達自己的商業目的,客戶反而不會買賬,而自然而然地讓客戶接受,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