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一千零一課,1001天。
周一,第287天,還剩714天。
本篇字數1070,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建議先看上面兩篇,這篇是把“時間的雙面性”類比到“錢的兩面性”。
簡單說,我們把時間用在了什么上面,可以大致判斷出是“消費了時間”還是“投資了時間”。
時間既有消費屬性,又有投資屬性。
吃喝玩,消費了時間。
看書工作,投資了時間。
錢呢?
花在吃喝玩,消費了錢。
花在買書學習新技能,投資了錢。
錢是用來花的,但要看花在什么地方了。
在碰到一件事,思考該不該花時間去做方面,從“消費了時間”還是“投資了時間”去考慮、做選擇,可能會有助于做決策。
同理,碰到一件事或一個東西,思考該不該花錢去做,想想這個錢是“投資了”還是“消費出去了”。
不管每個月收入多少,都應該把一部分錢用在“投資”上,你可以回憶一下最近幾個月的支出,簡單列出來,是投資的錢多,還是消費的錢多。
同樣的,列出來時間的去向,也有助于我們更清晰的看到是消費的時間多,還是投資的時間多。
錢用于投資,尤其是投資自身、投資大腦的,絕不能省。
省了錢,就會浪費更多時間。比如學一門技能,找免費教程自學2個月學會;若花錢找業內高手教,可能一周就學會了。
所有投資里面,買書,應該算是最廉價的了。
買來,只是投資的開始,不讀的話,錢還是消費了,而不是投資了。
看完、思考、運用、內化,才算完成了這份投資。
錢是被消費了,還是被用于投資了,有時并不能一邊倒。因為兩者會并存,錢只要花出去,多多少少是消費了的,那就要看回報如何,沒回報,或回報很少,就大致算是消費了。回報超出花出的錢,就是投資了。
錢去哪了?
是用于投資了,還是被消費了。
看到好的原創文章,贊賞,是投資了還是消費了?
由于我寫微信公眾號,所以,站在運營這角度看讀者的“贊賞”,那是“投資了錢”。為什么?
一篇原創文章,永遠是看完就關掉的人最多,然后有一定比例的收藏、一定比例的轉發,還有極小比例的贊賞,很多單篇閱讀量過萬的原創文章,贊賞比例都在1%左右,比很多服飾類目淘寶店的轉化率還低。
就因為贊賞如此稀少,如此罕見,哪怕你是贊賞了1塊錢,原創作者,也會把你添加到專門分組里,比如微信運營者在自己后臺設置了三個分組:默認關注、贊賞1次、贊賞多次。
我們會發現,有的優質原創微信公眾號并不是每天推送,但我們看到的就是真相嗎?
其實,發送微信內容時,可以選擇分組發送,有的公眾號運營者并不會公開說明這個方法,但是會默默的為贊賞他們的讀者,單獨推送更優質、更深刻的原創文章。這種分組發送給贊賞讀者的文章,其他讀者是看不到的。
繼續,
對于贊賞多次,或者贊賞金額大的,甚至每篇原創都贊賞的讀者,公號運營者可能還變著花樣送福利給他們。很多時候,這些福利、回報,都會超出讀者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