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每個人都應該有間心靈信館? ”
? 跟住在心頭的人念念不忘、歲月情長
? ? ? ? ? ? ? ? 大家好,我是念叔
? ? ? ? ? ? 是這間心靈信館的掌柜。
相信大部分80、90后的爸媽和念叔一樣,在我們小的時候,去照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念叔小時候的照片也并不多,有些已經發霉泛黃,更加不記得自己什么時候去過這些地方。但是,父母卻小心翼翼的收藏著這些照片。
媽媽帶著老花眼鏡,一邊看照片,一邊還能清晰的對念叔回憶起拍照時候的場景......
這是你剛剛出生的樣子......
這是你滿一百天的樣子......
這是你剛上小學的樣子.......
“那時候一斤肉才3塊,拍張照片卻要5塊,但是在那些你生命里很重要的時刻,媽媽總是會帶你去照一張照片,還會寫上年月日。”
這些回憶,觸動了念叔心里最柔軟的地方,很慶幸父母對這些重要時刻的慶祝,讓一切有了儀式感。也讓念叔和家人得以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讓那些平常難以言說的情感也得到表達,彼此接納、認可,并從中獲得力量。
? ? ? ? ? ? ? ? ? ? 有家庭儀式感的孩子
? ? ? ? ? ? ? ? ? ? ? ? ? ? ? ? 更幸福
說到家庭儀式感,安利公司創始人查理狄維·狄維士極為注重。
理查建立了家族辦公室,讓家族成員定期聚會,決定重要的家族事務。他還成立了家族協會,每年集會一次。而且,必須全體家庭成員參加。年滿16周歲后,將舉行一個正式的入會儀式,所有家庭成員都來觀禮,送上祝福和建議。
家庭儀式感對于孩子來說,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將家人間平常難以言說的情感表達出來,增進家人之間的情感連接和家庭凝聚力;
2、為孩子注入勇氣,帶給他們安全感;
3、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4、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一個個里程碑,成為日后獨自面對生活的堅實基礎。
? ? ? ? ? ? ? ? ? 給孩子什么樣的儀式感
? ? ? ? ? 孩子就能獲得什么樣的價值觀
培養孩子的儀式感,也暗示孩子必須要認真地去對待這件事。
念叔想起自己小時候,每讀一年級,父母都會給我買新的文具盒,甚至書包。然后在開學的第一天,自己會快樂的去上學。然后我會開心的拿出文具盒,抽出新的圓珠筆,在全新的作業本上,工整的寫上自己的名字。正是有了這種簡單的儀式,才讓我對學習有著嚴肅的態度。
在音樂之都奧地利,父母帶孩子去聽一場音樂會之前都會讓所有人穿上禮服,臨行前告知入會儀式等,只有這樣一種重視感的存在,才會讓孩子們覺得它的重要性,聽的時候才會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給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進而調整自己的言談舉止,直至和當時的身份達到最佳融和。
? ? ? ? ? ? ? 儀式感的演化是需要時間的
儀式感演化出來的是時間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儀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儀式:
在特殊的紀念日去照相館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讓孩子知道自己有一個穩定、有愛的家。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讓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給家人支持。
每晚的睡前故事、親子閱讀。讓孩子帶著愛和溫暖進入夢鄉。
家人圍坐一起關掉電視聊天。互相說說彼此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傾聽與傾訴,學會分享與分擔。
一家人一起準備晚餐,共進晚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懂得:愛不止要說,也要行動。
出席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活動。 儀式感的演化是需要時間的 。
給孩子寫家書。讓孩子學會將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表達出來,在氤氳的字墨里增進家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生活本身就是一天天過來的,如果我們能賦予其中一些色彩,該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儀式感可以讓人更好地約束自己。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儀式感越莊嚴神圣,越能讓孩子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