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了《人民的名義》,現(xiàn)在又在熱播《歡樂頌2》,兩部劇里刻畫的人物路線都非常清晰有形,作者在這里留下了伏筆,就是這些劇中人物的原生態(tài)家庭跟他們后來生活的必然聯(lián)系。原生態(tài)家庭這幾個字眼開始出現(xiàn)在人們的意識中,而它又給孩子的未來帶來什么呢?我們在思考,社會也在審視。
年經(jīng)時,經(jīng)常聽那些稍有知識的父母說,夫妻之間有什么矛盾不要當(dāng)著孩子的面吵架,我們聽了不以為然,從沒過心。
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夫妻有矛盾向來都是現(xiàn)場解決的,根本用不著考慮時間,地點,場合。先是吵,吵解決不了時就打,打完了又和好,反反復(fù)復(fù),形成了周而復(fù)始,甜酸苦辣的生活。肉體受傷,愈合,心靈受傷,撒點甜言蜜語,也愈合,剩下愈合不了的,就走最后一條路——離婚,從此形同陌路,各自求福。
據(jù)婚姻學(xué)講,世上太多的夫妻之間都有上百次想掐死對方的沖動,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有些太過于夸張,但想掐死對方的沖動絕對是有的,至于是不是上百次就見人見智。當(dāng)然也有溫溫和和,相敬如賓,不爭不吵的夫妻和和美美的過一輩子,但那畢竟是少數(shù),如白開水一樣的生活可能更適合某些高知識分子或紳士,淑女,生活富足,不太食人間煙火的夫妻。平常的夫妻免不了鍋碗相碰,意見不和,說不到一塊,沒法統(tǒng)一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時就升級成一場情感與肉體的戰(zhàn)爭。夫妻之間對事情結(jié)果要如何的問題也許是解決了,可它背后產(chǎn)生的影響,造成的后果,恐怕年輕的夫婦們都很少甚至于從未關(guān)注過,最終它正在釀造一個個心靈的陰影。
剛和老公在一起時的那幾年,我們也吵架,甚至于還出現(xiàn)過打架。用最刻薄最尖銳的語言諷刺,謾罵來傷害對方,攻擊對方。好的時候我們的生活甜如蜜,不好的時候我們家里就是戰(zhàn)場,無硝煙的戰(zhàn)場,而每次吵架時,三歲的女兒就哭,哭著緊緊的抱住我喊“媽媽,媽媽”,有時嚇的躲藏在墻角里抽泣。看到受傷的女兒,我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解決問題的不理智。那時太年輕了,我們每個人都鋒芒畢露,充滿個性,又把自己的話當(dāng)圣旨,想讓對方無條件的服從。但我和老公都很愛對方,吵架是我們不成熟和不會處理事情的種種生活壓力下唯一方法。吵過之后,我們又后悔,老公又設(shè)法逗我開心,這時家里又恢復(fù)一如既往的溫馨。這種時刻,女兒就變得特別開心,她會壯著膽子小心翼翼的給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以后再也不要吵架了,我好害怕。”老公和我聽了一怔,我們沉默良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盡可能的不吵架,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和老公吵架之后,我們早都忘記了,可女兒卻耿耿于懷,她卻一直記著。
后來,我看了一篇文章,關(guān)于原生態(tài)家庭的,我恍然大悟,聯(lián)系到吵架后女兒的種種表現(xiàn),我后悔莫及。我意識到了我們的家庭就是女兒的原生態(tài)家庭,如果原生態(tài)家庭處理不好,在孩子的心理上會造成莫大的傷害,而且在她以后的生活和情感中會造成非常壞的影響。她可能會變的冷漠,自我,偏激,仇視別人,對婚姻生活失去信心或者不知道如何與愛人相處。我把這些闡述給老公聽,聽完之后,我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心里非常愧疚和不安,各自檢討了自己的性格后決定以后在這方面要注意。為此,我們都在改變自己的某些方面,即使有問題不一致的時候我們也盡可能用道理說服對方,如果不是什么原則上的問題我們會彼此做出讓步。所以在兒子和小女兒出生后,他們都生活在一個比較和諧溫馨的家庭,他們都知道爸爸媽媽是相愛的,所以無憂無慮的成長。只是大女兒變得有些沉默和敏感,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她看過爸爸媽媽吵架時那種相互傷害的情形,那個畫面留在她的腦海里,給童年的生活留下了陰影。在她十二歲上初中后,當(dāng)我給她談到中學(xué)生不要早戀,要以學(xué)習(xí)為重的問題時,她截然給我說“我怎么會早戀,我以后都不要結(jié)婚,結(jié)婚有什么好。”雖然可能是孩子的一句氣話,或是敷衍我而已,但足足讓我心痛和后悔很久,后悔年輕時在婚煙關(guān)系中對生活的問題處理不正確。而我的小女兒就完全不一樣,她天真地說,“爸爸愛媽媽,爸爸是媽媽的老公,媽媽,以后我的老公是誰呀?”兒子聽了,哈哈大笑,大女兒卻不屑的拋出一句“神經(jīng)病”。望著四歲女兒幼稚的臉蛋,我刮了一下她高高的鼻梁,笑著說“長大了你就知道了”為了彌補我和老公年輕時對大女兒的情感忽視。我經(jīng)常跟她講,那時媽媽和爸爸太年輕,對生活沒有經(jīng)驗,遇到困難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對,但爸爸和媽媽是相愛的,要不為什么我們后來不吵架了,為什么爸爸給媽媽送了那么多的禮物,為什么爸爸要努力掙錢讓媽媽開心,讓全家人生活過的越來越好,為什么媽媽后來又生下了弟弟和妹妹呢?聽了我的話,大女兒心里似乎長長的松了一口氣,但我能感覺到她的心里似乎放下了一些什么,她高興的叫了聲“媽”,跑去給她妹妹扎馬尾辮去了,兄弟姐妹幾個玩的很開心,傳來了陣陣歡笑聲。在后來的日子里,老公和我越來越和諧,越來越相愛,大女兒也慢慢的從那些陰影中走出來。我們經(jīng)常會全家人一起去看電影,去旅游,或圍坐一張桌子談理想,談生活,談未來,談她們的趣事,生活變得更加其樂融融。
我很喜歡看書,我家里最多的東西就是書了,光是書就有好幾大箱。我平時不喜歡化妝品,也很少買衣服,除了生活的主要開銷,很大一部分開銷就是買書了。所以,孩子們也喜歡看書。小女兒三歲時,看不懂,就看圖畫。兒子也喜歡閱讀,不認字,硬纏著我和他姐姐教他,后來上了一年級,他認字的速度非常快,幾乎對除古書和其它生辟的字不認識外,閱讀沒有一點障礙,還經(jīng)常給她妹妹講故事,在生活中還時不時蹦出各種各樣的成語。大女兒也如此,每次買回去的書,他們一會就搶光了,然后靜靜的坐在一邊閱讀。
當(dāng)我意識到原生態(tài)家庭的好壞會給孩子們未來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后,我開始注意營造家庭的氛圍,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開始有意識的要做一些行為上的影響。夫妻要相愛,父母要孝敬,兄弟姐妹要相互愛護。我覺得在這樣的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他們才會對生活充滿愛,對未來充滿希望,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比較融洽,會善待周邊的人與事,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用心感知,比較善良,幸福感比較強,容易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原生態(tài)家庭雖然不是絕對的決定了一個人的以后,但它在每個人對未來生活的態(tài)度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暴力的家庭走出性格暴燥,刻薄的孩子;充滿愛的家庭走出愛心滿滿,性格溫和的孩子;喜歡讀書的家庭走出求知欲強,上進的孩子;爸爸媽媽陽光的家庭走出樂觀,抗壓力強的孩子。對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撐握和決定,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個原生態(tài)家庭變得更美好,更溫暖,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給足養(yǎng)分,給足力量,做好情商和智商的培養(yǎng)以及人格的塑造。
p??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