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冷柜的冷氣已經開始讓我有點哆嗦,可我依然拿不定主意買什么。
拿起一盒切好的牛肉絲看看又放下。上次買過,好像肉質并不好。但是今晚有點想做韓國辣白菜炒年糕,放一些牛肉絲剛好。
昨晚丟下外甥自己在家,和老公出去享用情人節大餐,今晚似乎應該彌補一下,要不煎牛排?可是...老公不在家,我的手藝只怕是要糟蹋了這塊好肉。
上周在觀摩了老公無數次操作之后,終于親自實踐了“照燒豬排拌面”。按照西餐的擺盤,照燒汁澆在涼拌的面條上,豬排蓋上,盤中一側點綴以扁豆、青紅椒、上海白等一點小蔬菜。外甥難得的夸我做的好吃。
有了做過一次的信心,毫不猶豫拿了一盒豬排。可是...豬排也可以切成豬肉片對嗎?剛才在隔壁買了韓國辣白菜。想起來中午在韓國店吃的那份辣白菜豬肉炒飯,嘴巴里立馬津液滿滿。中午剛吃一口我就立志要學會做這個炒飯,應該也不難的,不如今晚試試?
“Excuse me?”旁邊有人忍不住喊醒在冷柜前發呆的我,我趕緊讓到一旁。瞅著別人推車里半滿的各種食物,真納悶別人家主婦腦子里都是怎么組合一日三餐的。
曾幾何時年輕的我,被公司同事稱作“電腦”。誰做過什么、做錯什么、東西放在哪里了我都是過目不忘,以至于當了領導以后批評起人來,對方即使再不高興也無可辯駁,因為我記憶不會出錯,下決定做判斷也很少出錯。大家當面夸我“果斷”“有魄力”,背后議論我“武斷”“暴脾氣”都是知道的。一度以為這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至少會伴隨我大半輩子。
好像也沒多久,大約年齡上了35之后吧,一切突然就不同了。清晰的大腦像被誰強行灌入了漿糊,記憶變成只有幾秒鐘的小金魚。睡眠稍微不好,一整天便昏昏沉沉,懵懵懂懂。做事也開始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做決定變成一件糾結難纏的事,哪怕只是今晚吃什么這么簡單的問題。
人最痛苦的事,恐怕是眼睜睜看自己墮落而無可挽救吧!學中醫的老公跟我說,這就是正常衰老的過程,沒人可以避免。
《黃帝內經》早有明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
跟著老公接觸中醫伊始我就念過這幾段話,也認真聽完徐文兵和梁冬對話的黃帝內經。可當這一切古人早已總結出的經驗絲絲扣扣落實在自己身上,真的難以接受。
早晨梳頭,鏡中又發現鬢邊一根白發。是的,又!第二根!不同于第一次剛發現白發時我驚慌失措的尖叫。第二根冷靜多了。拔下來拿在手里仔細端詳,長發只是從根部開始白了一半,但銀白色的刺眼極了。
想起父母,離家二十多年,根本不曾關心過他們何時有了第一根白發,何時變成滿頭華發。我也不曾關心過他們經歷盛年之后衰老的過程中心里是否也如此惶恐。只記得偶爾回家,嫌棄過他們的嘮叨、鄙視過他們的忘性,對不再麻利的動作表現過不耐煩,對日漸下降的學習能力流露過不屑......
原來我錯的那么多那么離譜!
原來衰老是這樣的無奈……
隨便撿了幾樣東西回家,晚餐終究還是做了面條。只是洗完碗收拾完廚房,拿出好久不用的豆漿機,又拿幾個小碗分別泡上黑豆、黑米、核桃仁。明早起來再加點黑芝麻打一碗濃濃黑米糊吧!
最好再去市場買只雞,燉個雞湯。
和朋友通宵打牌、一醉方休的逍遙日子仿佛還在昨天。這么快就到該進補的年齡了。衰老來的無聲無息,從眼角、從鬢間,從心里...悲哀的告別青春了……
(PS:作家編劇六六今天的公號發布文章名為《你會嫁入豪門嗎?》我只想引用她最后一句:“我就適合嫁平頭百姓,男人對我沒啥要求,我對自己也沒啥想法,特別和諧。我現在要去午睡了,讓想嫁豪門的女子去健身房吧”。呵呵,我也就是一普通女子,做不到趙雅芝六十歲的風華絕代,我也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