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的一首板鴨小詩·部分節選:感謝生活,生活對我饋贈良多
它贈我聲音和文字
通過它們我思考和呼喚出這些詞匯:
母親,朋友,兄弟,明亮的光
以及通向我愛人的靈魂的道路.
07年的時候有部不錯的好萊塢溫情片:《The Bucket List》(遺愿清單),貌似還拿了奧斯卡什么獎來著(忘了)。看完我就想,人不定要等到預見死亡了才做那些之前想做而沒敢做的事――畢竟不是所有將死之人都有片中倆老人的豁達。
(最近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打撞球,宅子都沒出,配點舊照)
今年2月于藏拍攝
流浪,一直存在于我的遺愿清單里,而且終其一生,不會是完成式,應該是進行式。后來死黨在她的微博里回憶說:如果不是高三那年她哭著攔阻了背著行囊的我,也許我早已經開始流浪了。雖然后來,當她見到我經歷著很多痛苦時,她會有些懷疑當初的勸阻,究竟哪個于我是正確的選擇。
不過,bro,謝謝你always撐我。其實人很多時候就像《奇葩》有一期,馬薇薇說的:人的很多選擇都是痛苦的,因為兩個選擇都是錯的,我們要選擇那個我們更能夠背負的。
2月·藏
網上前陣不是流行一句: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估計我這出走才半載,歸來只會成個“黑人牙膏”。
好了,看看《曉說》就睡了,祝好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