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不能被單獨的拉出來看,這是《星球大戰(zhàn)》,在39年前徹底改變了電影業(yè)的《星球大戰(zhàn)》。在此之前,科幻片一直是個二流題材(唯一例外大概是《2001太空漫游》),然而《星球大戰(zhàn)》的奇跡,不僅將科幻片抬升到了好萊塢一流題材的水準,更是把所有電影的票房天花板抬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由它開創(chuàng)的特效時代,以及超大成本投入及對票房的瘋狂追逐,完全改變了好萊塢的面貌。
而在電影觀眾看來,《星球大戰(zhàn)》更是顛覆性的體驗。原來電影還可以這么有魔力!原作的劇本的確很用心,一個生動的幻想世界,令人神往的在宇宙深處探險的背景和每個人都想象過的太空大戰(zhàn),配以日本武士元素的絕地武士和光劍打斗,各種有趣生物參與其中。再以傳統(tǒng)的家庭、親情、倫理作為劇情框架,全方位刷新了當時每個人的視聽觀念。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美國人,星球大戰(zhàn)就是他們的童年。今天的這部《原力覺醒》,光劍的嗡嗡聲,千年隼號的超光速飛行,三位老主角多年之后的亮相,還有無數(shù)細節(jié),都能刺激這批粉絲的神經(jīng),喚醒塵封幾十年的童年記憶。歐美無數(shù)當紅大牌也不例外,都以能在本片中客串為榮,來喚回童年的美好。最佳例子就是007,演了個暴風兵(被女主用原力控制放她走了的那個),但是風騷的走姿和丟槍的動作表明了他還是非常想刷存在感。
這樣的體驗,是我們這些沒有在當年親歷的非粉絲不可復制的。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戰(zhàn)是1999年的前傳1,在前傳3上映后我補了正傳老三部。在今天看來,看著那些木偶特效確實比較尷尬,畢竟那是前一個工業(yè)時代。而且平心而論,盧卡斯作為編劇具有如此不可抵擋的創(chuàng)造力,而作為電影導演的功力卻有限。老三部的劇情銜接,場景切換,情感渲染都略生硬,有一種無比精彩的故事表達不過癮的感覺。
所以,如果你是星戰(zhàn)粉,大概不會理會我這里的絮絮叨叨,當你聽到那熟悉鏗鏘的旋律,看到那偽立體的片頭字幕而振臂高呼,我全力支持你。而且幸運的 是,導演J·J·艾布拉姆斯是個絕佳的懷舊型粉絲導演。他導演的《超級8》看似平庸,卻充滿了80年代兒童科幻片的情懷。在這部重啟的星戰(zhàn)作品中,三個主角的個性特色也脫胎于原作三角色的排列組合,而且一個女性一個黑人,政治正確得不行。故事也能明顯看到老版星戰(zhàn)第一集的影子。至于千年隼,帝國戰(zhàn)斗機,死星,暴風兵,肯定更會刷滿存在感了。
當然,對于非粉絲的我,最動人的還是歲月。看到這幾個鏡頭的時候,我也不禁心頭一顫。
Chewie, we’re home.
當年的盧克天行者還是個年輕小伙
說了半天都沒說這部電影本身。啊,如果星球大戰(zhàn)誕生于2015年,這是第一部的話,我真沒什么可說的。合格的,又一部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