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背后的黃玫瑰
面對繁忙的工作,有時候竟不知道從哪里著手,腦海里直打圈。
打開筆記本,拿著筆,對著電腦,亮著手機屏幕,任工作的云煙在腦海里冒氣打轉。仿佛只有打破固有的秩序,才能生出新意,慌亂似乎成了創意的老娘。
心口堵堵的慌,手腳并用的亂,耳目聽聞的忙,怎么靜也靜不下來,怎么理也理不出頭緒。時間也發呆了,凝固的幾小時就像一秒鐘眨眼過去。
這樣的發懵,讓人乏力。
對于文創工作者來說,這樣的境遇常有。
每當發懵的時候,就希望時間過得慢點,時間卻總是一晃而過。就這樣,一個人,可以一坐一個大半天。
文創工作某種方面來講,就是在為團隊尋求思想的出路。自己想不明白,又怎能去激活影響他人的思想行動。
偶爾,創作還不一定被買單,就發懵吧。把吐出去的心血照單全收,收回來自慰創傷。如果,人人都可以自覺做到舍小我成就大我,文創工作者可能就要失業了。因此,存在的角色就是媒婆的性質,搞得成皆大歡喜,搞不成里外不是人。
發懵都是有原因的,理一理,還是理得出個一二來。多方面的訴求,就是努力的方向,這就要求文創工作者潛心創意。
無中生有,難。整合碎片,難。一氣呵成,難。難,才發懵。不難,就沒意義了。發懵就是一道家常菜,平凡而必不可少。
莫講原則,只講底線,事情做得成就好,猴子都能當大王,做不成,英雄都會變成狗熊。發懵吧,該懵的時候,就一陣陣地懵,暫時失去辨別力、思考力,也挺好。
菩薩何曾求過人,一心總是度眾生,文創文創融化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