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點醒來,輾轉反側,始終也難以再次入眠。心想大概是太久沒有傾訴,心中的話太多了,索性拿起手機寫了起來。
夏末的深圳,接連三個臺風擦身而過,今夜又逢臺風掠過,窗外的雨聲正酣。想來必然是諾大的雨滴在拍打窗外的樹葉,又或者是樹枝伴著狂風在起舞,沙沙的聲音竟如此巨大而持續。
猛然回首,發現到今天,來到這座城市剛好兩年了。兩年的時間很快。遇到了許多人,也發生了許多事。從年少無知到職場老油條,從青磚綠瓦到鋼筋水泥。想明白了一些事,但想不明白的事卻也更多。
職業原因,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接觸著人性陰暗的一面,每天都在分析各色人物的陰謀與詭計,也為各種不同的人和事設置防線,卻常常會忘記或者懶得為自己設防。見多了人性的惡,也就不會再把生活想象的那么美好,卻也更能為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所感動,就仿佛黑暗深谷中所射下的斑駁光線,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黑暗,發現這光明,漸漸的終于感悟到這黑暗與光明的交織才是真正的人生,也比單純的明與暗更美妙絕倫。
法律上的事從來也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光明與黑暗并不像白晝與暗夜區分得那么明顯,倒更像皎潔月光下的夜色,號稱正義的陽光透過人性的月球反射到地面,光與影如此巧妙的結合,讓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層薄紗。
律師界最不忿的是各路人馬總覺得律師不過是動動嘴皮,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因此仿佛所有人都心安理得地咨詢各種法律甚至非法律問題,禮貌一點的留下一句謝謝或者改日請吃飯,不客氣的則取走所需扭頭便沒了下文。同行們雖然對此都司空見慣,卻也往往氣之不過,便有了各種羅列成為律師所需支出的時間成本、考試成本、艱難程度等等,總而言之就是想告訴想咨詢的人們,誰說我們律師沒有成本的?你以為做律師這么容易嗎?憑什么給你免費咨詢呢?竊以為,這樣的文章雖然逞了一時之快,卻也不過是自欺之舉,只能在同行之中引來一點共鳴,卻難以在廣大客戶處得到認同,反落個錙銖必較的小氣名字聲。誠然,想成為一名律師確實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這并不是客戶所要關心的,任何行業,成為任何專業人士都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只不過律師的成本更不易被察覺與認同。
客戶不關心律師的成本,只關心律師能否解答疑惑或者解決問題,以及自己為此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多少。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作為一名理性人,客戶當然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解決問題。假如解決一個問題直接咨詢律師,僅僅需要十幾分鐘或者半個小時便可知曉問題癥結所在,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誰還會在乎你作為律師的成本呢?
而律師,或為了維護名聲,或為期望拓展案源,或者僅僅礙于情面,往往也就難于開口提咨詢費。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在解答某一問題在法律方面的性質和解決路徑而言,律師肯定比客戶擁有絕對優勢,因為一個律師往往僅需十幾分鐘的分析判斷或者幾個小時的查閱分析便可解答,而客戶自行分析則可能需要幾天或者更長的時間去翻找各種法條書籍,甚至不知從何處著手,也難以判斷所獲得的信息是否可靠。而如果利用這些時間去處理其他事務則可能帶來的收益是律師費的十倍甚至更高。所以可以得出,律師在解答法律問題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理論便是讓具體比較優勢的一方從事該事務,通過貿易來實現雙方可獲得的利益都更大化。
所以,既然律師通過自己的服務,擴大了客戶的利益,那么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自是天經地義,又何必要羞于啟齒呢?至于說有些律師收取了費用但并未能解答問題,此類律師自然會在市場的自由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淘汰,試想一個智商正常的人,誰又會第二次為這種空談無物的人買單呢?
因此甚至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法律咨詢難以收費的惡果其實就是律師自己造成的。大部分律師給客戶制造了獲取法律服務代價低廉的幻覺,也沒有讓客戶切實地感覺到法律服務所可能為其帶來的利益,所以又何必去抱怨客戶不肯為咨詢付費呢?就像我們有一點小病能咨詢醫生朋友也不會付錢一樣,但醫生往往會讓你先去醫院檢查一下,費用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不知不覺雨已經停了,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會突然扯到了咨詢收費的問題上,大概作為一名剛出道的律師對道路艱辛的一點感觸與不平吧。想來這下該能安然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