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微博彈出喬任梁因抑郁癥自殺的消息,我震驚了,雖然我不是他的粉絲,但是我看過他的影視作品,我以為這個名字不是我印象中的那個陽光男孩。可是打開網頁我驚呆了,同時我的記憶就像閘門似的打開,忽然想起了很多很多,那是關于20年前,母親與抑郁癥斗爭的歲月。
從小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因為瘦所以臉頰顴骨突出的特明顯,她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從小她便失去了父親,雖然母親兄弟姐妹眾多,但在她十五歲左右時,哥哥姐姐都已經成家了,她和外婆,小姨三個人相依為命,日子清苦,但美好。某天,母親外出干農活,外婆因跟舅媽吵架,趁人不備偷偷服農藥自殺了。這對母親而言真的是晴天霹靂,從此她和小姨被分到了兩個哥哥家過日子,舅媽對她們不是很好,母親常常是一個人干幾畝地的農活。從小她便體會到無父無母的日子有多么凄苦,寄人籬下有多么的心酸。這段經歷,對母親后來的生活影響巨大。
母親20歲經人介紹認識了大她一歲的父親,當時父親是我們村里最窮的一戶人家,他是長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很拮據,經常要向左鄰右舍借米,但父親也是我們村最老實肯干的,所以即便窮,母親見過父親幾面后,便結婚了。第二年,母親便生下了我,之后隔一年生了妹妹。三四年間,她跟父親努力掙錢養家,當時我們那煤炭資源豐富,父親當礦工下井,母親也是做著農活和煤洞里的一些活計,總算還清了家里的債務,并且叔叔也結婚了,分家了。但爺爺也在妹妹出生那一年去世了,他們辛苦賺的一點積蓄又沒了。之后一兩年,他們更加努力,在弟弟出生前,他們自己挑沙石,一磚一瓦的蓋起了新房。此后家里經濟漸漸好起來。過上了在當時令人羨慕的日子(每天都有肉吃)。
父親脾氣向來比較不好,而且總是很嚴肅,也許是從小肩負的東西太多,在我們印象里他總是不茍言笑,我們調皮搗蛋時,母親怎么叫都沒用,但父親只要一個眼神我們就老實了。所以打小我們都很怕父親,我直到上了高中,才敢跟父親多言語,而弟弟大學了才敢跟父親多說幾句。奶奶脾氣也不好,所以他們母子倆經常吵架,在我印象里奶奶算是個比較兇的人,爭強好勝,跟爸爸吵架,或者跟嬸嬸吵架,跟鄰家吵架,最后多少都會把氣遷怒于媽媽,有時候氣急了,就說要喝農藥死給他們看。母親最怕聽到這話,因為外婆就是喝農藥死的,所以她凡事盡量依著奶奶,不跟她吵,但只要一吵架她就怕的發抖,膽子也小。
在我十來歲的時候,父親自己弄了個小煤窯,但沒有開采到煤炭,錢打了水漂。我們三個漸漸長大,家里開銷越來越大,經常入不敷出。母親為了掙錢補貼家用,就去礦山上挑揀煤渣,上大夜班,持續了幾個月,身體吃不消,生病了。加上,家庭關系比較不和睦,奶奶和父親都是大嗓門,她睡覺總不踏實,經常被驚醒,然后就一夜無眠,漸漸的失眠找上了她。而且睡覺時總覺得門窗那有影子,有小偷。雖然知道家里沒啥好偷的,但就是這樣疑神疑鬼,精神恍惚,食欲下降,人沒有啥斗志,也就沒有力氣干活。她開始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次去舅舅家,兩三天沒有睡,夜里兩三點她還沒睡,整個人有點顫抖,心慌,舅舅連夜送她回家吃安定的藥。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一年,家里的經濟沒有起色,我們三個又是最調皮搗蛋的年齡,奶奶,父親還是火爆脾氣,覺得母親那是無病呻吟,睡不著,就是干活少了,多干點,身體累了就倒頭睡了。可母親即使身體再累也還是睡不著,沒人能了解那種痛苦。看你整個人無病無痛,但你就是郁郁寡歡,精神萎靡。現在才知道母親那時就有輕微抑郁癥了。可20年前的農村,誰懂這個。去醫院檢查說是精神衰弱,開點藥吃,就打發了。
記得那時候,經常某個早上,母親看著我們三個在吃飯,自己就一旁掉眼淚,然后叮囑我要照顧好弟弟妹妹,要聽話懂事,我總覺得莫名其妙。有次下小雨,她叫我挑豬食去喂豬,我看電視不想去,就頂嘴說她自己不會去啊,整天只知道指揮人。然后母親自己去了,很久沒回來,我跑到豬圈那看,透過門縫,我看到母親站在豬圈前發呆,默默的流著眼淚,外面的雨唏哩嘩啦的下著,她就這樣無聲的留著淚,那幅畫面至今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當時我知道自己錯了,我沒有進去打擾她,回到家,召集弟弟妹妹,叫他們要懂事,多幫母親干活 ,而且還寫了張紙條,說希望母親以后一直當我們的指揮官,指揮我們做事情就好。也許是因為這件事,我懂事了很多。
后來母親經人介紹,去我們那邊的三院看病(我們那的精神病院),醫生給她開了藥,說吃段時間看看,如果沒有好就要入院治療。母親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我和父親,叫我向父親拿3000元去治病。父親生氣的說要死哪去死哪去。我聽了很氣憤,覺得父親好過分,怎么可以這么說。剛好那時有個親戚礦難,腿受傷了住院,母親要去看他,當時我聽說她要去醫院,嚇死了,以為她要丟下我們,自己住精神病院,就一直跟在她屁股后面,各種辦法拖著她,不讓她上車,她說她去醫院探望別人,一會就回來,我才放心讓她去。
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家里的氣氛都很壓抑。母親還是動不動就盯著我們三個看,看著看著就哭了。每次早上去上學,我很怕她叮囑我要照顧弟弟妹妹,因為她跟我說過,她如果不是放不下我們三個,她早就自殺了,她經常看著農藥發呆,想著是像外婆樣喝農藥死還是用別的死法。所以我上學時很怕,怕放學回來母親丟下我們三個走了,上課時迫不及待放學,放學了又害怕回家,怕那個噩耗,越是靠近家,我就越緊張。但在踏進家門那一刻,聽到家里沒有哀嚎的聲音,看到母親坐在天臺的椅子上曬太陽,陽光曬在她身上,雖然她還是了無生氣,但側逆光下的她是有生命的,我的心終于放下來了。很難想象一個讀三四年級的十來歲的孩子,每天要如此的擔驚受怕。
那個藥物對母親還是有用的,至少她可以睡覺了,然后因為我們的懂事,也因為漸漸父親的工作又有起色,母親自己也找了些事情做。我們三個乖巧懂事,讀書上進,讓她更割舍不下我們。那個時候,我覺得母親不能干農活,那們就由我來替代她,所以我總是跟奶奶出沒在田間,冬天菜地沒水,要很遠挑水,我就跟奶奶一起,到兩三公里外,一人挑個十幾擔來澆灌。放學回來,別的孩子看電視玩耍,我一放下書包,就往田里跑。那時我只希望,奶奶不要怪罪母親,更希望母親快快好起來。
就這樣母親靠藥物入睡的日子,持續了10年。雖然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她記憶力衰退,體力也相對沒那么好,但至少她在當時沒有放棄自己,而是陪我們度過了每一個春夏秋冬。
現在抑郁癥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只是20年前的農村,人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癥。母親得了這病,無法被人了解,獨自承受,卻因為割舍不下我們,不愿我們三個從小就沒有母親,所以無數次與死神較量,為我們堅強的活下去。母愛,是母親戰勝抑郁癥的強大支柱。
所以對于抑郁癥來說,如果放不下,對人世間還有割舍,那么他們就不會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