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好人對我有什么好的|
六月是一個溫暖的季節,昨天刷微博看到這樣一條熱搜,中科大校長寄語:永遠做一個溫暖的人。12分鐘的演講視頻,看了以后確實感覺挺溫暖的。
可是生活中怎樣才算是一個溫暖的人呢?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的手,在別人的難處面前要體諒,在別人的錯誤面前要寬容,永遠為別人著想,多看到別人好的一面,忘記別人對你的不好甚至傷害。。。
屁咧,你還嫌死的不夠快嗎?
你知道當今社會當一個“別人口中的好人”有多累嗎?
所謂好人,就是用來稱呼對自己暫時有用的人而已。
甚至好人也成了一個借口,遇到被不喜歡的人表白,搪塞一句,對不起,你是個好人,可是我不喜歡你。
mmp,你以為老子對誰都那么好嗎,對你好還不是因為喜歡你,結果被當成圣母給回絕了。
02.
|成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有的人覺得我悲觀,但是越長大我才越覺得心寒。
成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是因為要承擔的越來越多,更多時候是因為我是“別人口中的好人”,便有了更多更大更復雜的職責。
從小我就很不會拒絕別人,慢慢的便成了一個自己都不太喜歡又很無奈的老好人。
我現在還記得幼兒園的時候兩個小朋友打架,因為鉛筆折了,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去勸架,結果被要求給予幫助,后來我不僅給他倆削了鉛筆,還把我自己的鉛筆慷慨的貢獻了出去。
小學的時候一個小組有兩個小組長,一正一副,我是副的,老師每次讓組員給組長背誦,大家都愿意來找我,希望我給他們放點水,然后痛快的給他們寫一個大大的背字,我又不忍心拒絕別人,只能滿足他們,盡管知道老師有可能會抽查到我的組員。
更夸張一點的是中學時,有同學迷戀上通宵,連吃飯的錢都花光光了,我作為知情人士,盡管再怎么知道他是活該,盡管那個年齡再怎么把錢看的重要,盡管知道所說的借錢是有去無回,但只要別人稍微說幾句軟話,還是會嘞嘞腰帶資助他們一下。
成長真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以前我覺得我是善良,但是現在我只想讓自己過得輕松一點。
越長大,越孤單,越心酸,最心疼那個原本善良的自己,卻總是被辜負,更心酸每次受到傷害只能把自己藏起來。
我也愿意給別人溫暖,如果所有人都懂得感恩的話。
03.
|不是所有的好心都叫好人|
我一直都認為我們班主任是一個好人,徹頭徹尾的老好人,他會大早上跑六樓到我們宿舍叫我們起床吃早飯,會挨個給學生打電話問大家安全到家沒,會向各科老師求情不要給學生們掛科,也會“死皮賴臉”的向系里的領導為我們班多爭取助學金名額。。。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一個班主任做到這種份上,真的是夠盡心盡力了,沒有哪一次是覺得麻煩就搪塞學生,也沒有哪一次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波及到學生身上。
這樣的班主任有多少人喊著給我來一打,理想中的班主任不就是這樣子嗎?
但是很意外,班主任和我們班同學的感情并不是很好,甚至是得不到尊重。
學生不尊敬老師,在班級群里公然和班主任怒懟,讓老師給自己道歉,說老師偏心,給老師挑刺兒,這是學生該對老師有的態度嗎?但是我們班同學就這樣做了。
真希望有一天班主任能懂得,不是所有的好心都有人樂意接受,也不是所有的關懷都被人感恩戴德,包庇逃課只會讓他們更猖狂,寬容成績只是讓他們覺得你是無可奈何。
更沒必要因為當“好人”放低自己的姿態,活生生被人“踩在腳下”,不要浪費自己的資本,更不要輕賤自己的驕傲。
04.
|萬千世界,好人不易|
不知道你是怎樣理解好人的?
我以前覺得,我對別人好是我自己的事情,別人對我不好那是他的事情,我見義勇為,我拔刀相助,我心懷善意,我就是一個會被世界溫柔對待的人。
但事實上,這個世界遠沒有那樣簡單公平,趁火打劫的人不少,袖手旁觀的人不少,心懷鬼胎的人也不少,你永遠無法告訴每個人,張開懷抱其實要比握拳自衛更有效。
你是生活的主角,卻沒有主角的光環,也沒有人能保全你打通關,比起當一個好人,你更應該保護好自己。
當今社會的好人,僅僅善良是不夠的,你應該更專業,有原則,有能力,能創造價值,有影響力。
當你的能力沒有強大到能避免自己受傷害時,請不要輕易沖動的去當一個好人,因為好人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少有人懂得另外一個人心里在想著什么,愛著什么,恨著什么,朋友也好,熟人也好,當不幸來臨,首先應該想到自己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