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時候在公司接到一個英文電話,按理說我們屬于內(nèi)銷型公司,不會接到什么外國人電話,所以公司里沒有配備太多英語方面的人才,因此一個負責(zé)接電話的同事接到后緊張不已,馬上拿過來找我,我接起后雖然不算說非常輕松,因為兩年多沒怎么接觸過外國人,但也不緊張,并且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當時同事都說沒想到我這么久不用英語都還能表達得這么流利。
其實我也沒想到,這么久沒開口了還能溝通交流,畢竟一般不用就會生銹。這讓我想起了我練英語口語的過往,然后想把那段過往寫下來,算是一個回顧和總結(jié)然后和大家的一個探討吧。
我真正開始練口語其實是在畢業(yè)之后,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當時在一家外貿(mào)企業(yè)上班,經(jīng)常會需要和外國人開會。
所以,練好英語口語,首先有個動機會比較好,如果不需要和這些外國人開會,不是因為害怕出丑或誤事,我估計也沒想要改善口語。有目標的人通常比沒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功,一個道理。
第二,平時的對話多使用英語思維方式。雖然從表面看來,英語和漢語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但實際使用起來,英語要復(fù)雜得多,比如動詞有各種時態(tài)等等。
俗話說,平時像考試一樣緊張,考試才能像平時一樣淡定。在這里,可以這么理解,平時運用英語思維模式去思考,說話的時候才能自然而言運用英語思維模式去表達,避免貽笑大方的“Chinglish"。
第三,多和周圍的人用英語交流,可以刻意地去練。如果對方也會英語那當然更好,如果不會,那就讓TA隨便問,然后無論什么問題你都要用英語回答,一直這么練。如果沒有,那就自問自答吧。不要怕開口說錯,大概能表達清楚想法就行,偶爾一些動詞時態(tài),名詞復(fù)數(shù)錯了這些是非常無關(guān)緊要的,因為這并不妨礙別人聽懂你,最重要的是多練以后,一些常用句子和詞語就會牢牢地記住了,真正交談的時候就能脫口而出了。
腦子不用是要生銹的,英語單詞和句子也是。
第四,學(xué)英語歌。不要學(xué)一些太難的,就選一些民謠啊、慢歌啊之類的,相信小學(xué)學(xué)英語時經(jīng)常要背英文課文的同學(xué)會比較了解,課本背多了,就會有語感了,雖然不知道語法怎么用,但考試時成績還是不會差太多。
學(xué)英文歌和背英文課文也差不多,就是練一個語感。
第五,用英文寫信(或郵件、作文等)。開頭說過,我在外企工作,那英文郵件肯定就是日常必備了,說實話,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一年多的英文郵件對于提高我的口語水平真的有著最最關(guān)鍵的作用。因為事實上當時公司的外國人都是高管,我們這些小嘍啰是很難見得到面的,一年開會的次數(shù)就十來次左右吧,所以和外國人溝通這個雖然對鍛煉口語有幫助,但人家懶得和你溝通啊。
所以說,對我?guī)椭畲蟮模悄嵌螌懥艘荒甓嗟挠⑽泥]件經(jīng)歷。
一開始的時候很多語法都記不住,單詞也記不好,職場上常用的英語也不知道,都是靠看別人的郵件,百度等等開始積累的,然后后面寫多了之后,完全不用再查單詞,練得多用得多之后,單詞語法都沒問題,英語思維模式也比較固定了,因此寫郵件基本是順手拈來。
也許你會問,這只是對”寫“有幫助啊,對”口語“有個P幫助啊?
這其實跟我們寫作文的道理一樣,寫得多了,思維順暢了,表達能力也就加強了。
所以呢,要想鍛煉好英語口語,如果沒有其他好辦法的話,可以嘗試一下我上面說的方法吧;另外,想鍛煉好自己的中文口頭表達能力的話,就多多寫作吧。道理都是相通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