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個專業網站上,做了一份針對性的理財規劃書。也算是對自己的財務狀態和財務目標一次正視,不做理財的鴕鳥。
1.保險配置
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為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的自己配置保險。萬一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前先出現意外呢?
要想自己的辛苦攢下的錢不會因為一點意外而煙消云散,買保險的確是不二法則。
陽光情感上對保險的池持中立態度,不喜歡,是也不排斥。如果非要說有一點反感的話,是真心不喜歡保險公司那種推銷方式:人家很的是很認真來賣保險的,對客戶的財務狀況和家庭情況一點都不了解,也不關心,只管將營銷課上的知識和技巧噴你一身。我改天專門吐槽一篇。
很多地方都建議為主要勞動力配置綜合意外、重疾和壽險組合的保險。容我考察下……
2.風險偏好
陽光風險偏好比較低,畢竟血汗錢,保本是前提。網站推薦了20%:60%:20%的低、中、高風險投資產品配置比例,陽光在另外一個地方看到推薦10%:30%:60%的配置比例。
配比沒有是否科學和對錯之分,只能供小白參考,這個因人而異。
3.資金積累和收益
陽光設置了一個資產數值和理財目標,規劃書給出的增值建議如下:
月結余率:48%
投資收益:8%
年收入增長率:10%
也就是說陽光每個月應該將近一半的收入用來儲蓄或者投資,并將手中現有的多年的血汗線用于投資,并達到年化收益8%以上,同時要努力工作,爭取每年的收入都能漲個10%,如此這般,我便能在預定時間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了。
月結余48%嘛,可以通過記賬和節約控制,畢竟平時真的買了很多可買可不買的東西,應該可以達到。
投資年化收益8%,在經濟不崩盤的情況下,實現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看到年收入增長10%,我傻眼了。
工資年增長10%?說笑話嗎?陽光的工作,年收入增長大概在0.5%,別拉我,讓我哭會兒。
為了規避投資風險,一般建議將資金分散,也就是通常說的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否則萬一籃子摔了,不是要破產啊。
為了實現財務增值目標,投資還需要開源、節流、理財三個籃子,陽光只能祝自己好運了。
最好的投資對象不是股票、不是基金,而是是投資自己,即通過學習提升自身價值,從而實現收入增加。
畢竟開源是根本,是提高月結余率和增加投資成本的基礎,而人的自身價值是開源的根本。
好吧,不說了陽光該去充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