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你——迄今為止最實用的求職工具書
楊萃先、張有明、萬泓楷、郭丹銳著
第一部分:讀書筆記
第一章 擇業
一、擇業之前,捫心三問:
1.擇業,我夠認真嗎?
①認真請教過至少一位心儀行業中熟悉心儀職位的“年資至少10年的老前輩”?
②研讀過至少一本關于職業規劃的暢銷書?
③找一個同齡人、一個大5-10歲的朋友、一個大10-20歲的長輩來分析你的優缺點?
④選定一個職業前,是否至少嘗試過三件同類的事情?
⑤嚴肅地列了5年規劃?
2.學歷心魔,我放下了嗎?
3.我能打敗虛榮這個魔鬼嗎:
正確的擇業次序:職位有專業性>行業有發展>企業有知名度>薪資高。
二、選職業:
1.選擇“主角業務”,遠離“寡婦職位”。例:在所有公司中,銷售相關崗位是絕對主角;大部分公司中,行政、人事、助理等職位則是相對配角。
2.選職業,以“這輩子就是他了”為標準:思考+觀察哪個職業既適合自己又能做一輩子。
3.盡量選擇“專業對口”的職位。良性循環:恨專業→覓新歡→在新歡領域取得良好表現→競爭力提升→在新歡領域就業→更愛新歡。
4.不要輕易說“我不喜歡做技術,我想和人打交道”:好好學技術,管理是可以慢慢去學,慢慢去累積心得的。
5. 5-3-1職業定位法:嘗試5個不同工作,比對之后選擇其中3個進行深度實踐,然后根據結果,敲定1個作為自己最終的職業定位。
6.充分了解職位,是選擇的前提。方法:實習;參加講座和博覽會;向職場過來人咨詢;瀏覽相關的報紙雜志;研究網絡上的招聘啟事。
7.一個簡單粗暴的擇業方法:過去≈未來:用過去的履歷,定未來的職業。
8.職業性格測試:
①MBTI職業性格測試(適合大學畢業生、新入職員工)http://www.yiiway.com/ypca/
②職業錨定位測評(適合在職員工)http://www.yiiway.com/ycas/
9.擇業終結法:你比別人強的那一點,就是你這輩子最該做的事
三、選行業
1.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對口專業。
2.進入平均工資高的行業。
3.選擇持續增長的行業。
4.別進你“永遠都是外行”的行業。
5.選行業終結法:讓命運安排一個,然后一心向上。
四、選公司
1.進入“職業通道N級”的公司。
2.不可思議的高薪和低薪,往往都來自私企(不要排斥,走近才能了解)。
3.外企還是國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什么?)
4.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很多人選擇先到大企業積累經驗,再到小企業一展抱負。)
5.是否創業?(有想法就去做,大不了從頭再來)
五、選擇職業發展道路:
1.別離開行業“金字塔”。
2.別離開職位“金字塔”。
3.職業生涯規劃,就是選擇一條路一直走下去。
六、作職業規劃:專注優勢,讓特長越來越“長”。
第2章 做好求職前準備
一、求職前是否做好了這四件小事?
1.是否次次改簡歷?(根據所申請的單位及職位及時變更)
2.是否周周發E-mail?(可把求職情況每周向自己的人脈網匯報一次,請求幫忙。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常生活中應對人脈關系網中的其他人有所回報。)
3.你找了幾個親密戰友?(與一起找工作的同學組隊的好處:可分頭查找職位資訊;可分頭研究招聘單位與崗位;可模擬面試。建議與同去面試的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互換聯系方式,原因:可在之后幾輪面試中互相傳遞消息,互相幫助;競爭已無可避免,不如互相幫助互相提攜;萬一你失敗對方入選,對方可能成為你今后進入該公司的推薦人。)
4.備好五個行頭?(一個正經的E-mail地址;一個穩定幾年不變的電話號碼;一身三件套的套裝;一個質地精良的商務款提包或挎包;一個求職筆記本。)
二、求職前是否做好了這四件大事?
1.學會職場禮儀。
(1)進什么行業穿什么樣。投資銀行:西裝。咨詢行業:暖色系,男性西裝,女性套裝。快消行業:暖色系,時尚。四大會計/律師事務所:干凈整潔,深色系(藍/黑)。
(2)男生職業形象:品味男人(西裝、西褲、襯衫、馬甲、飾品的選擇,略)
(3)女生職業形象:白領麗人
(4)溝通。(學會稱呼陌生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詢問對方怎么稱呼比較合適;看同級別老員工怎么稱呼。調整面試心態:真誠、真實,勿過分緊張或過度迎合。)
2.與申請的職業“交往”甚至“試婚”。(去做;接受培訓;“假扮”職業人士與專業人士交流并保持聯系。)
3.每天找一個陌生人交流。
4.實戰三次以上,再上大戰場。(招聘會上的實戰;內容上的實戰。)
第3章 如何制作個人簡歷
一、HR如何篩選簡歷
1.青睞的簡歷:
(1)“按圖索驥式”簡歷:通篇充滿招聘啟事上的關鍵詞;
(2)“亮點式”簡歷:適用于經歷中充滿亮點的牛人;
(3)外表獨特的簡歷:打印紙、字體等與眾不同;
(4)“另類”簡歷:設計得體且與所申請職位相關;
(5)照片看上去得體且專業的簡歷:建議2寸。
2.反感的簡歷:
(1)文章式簡歷:不便閱讀且難以找到重點信息;
(2)缺乏數字支持;
(3)讀起來費勁:字體過小、間距過密、結構不清晰等;
(4)沒有寫明應聘職位;
(5)只有英文簡歷,沒有中文簡歷:因為初審簡歷的基本都是中國人;
(6)與招聘職位關聯性差;
(7)簡歷中有暴露不成熟心態的措辭×;抒情性語句×;
(8)裝飾過度:簡歷夾在塑料封套里遞交×,單獨做一個封面×,簡歷超過三頁×(碩士可2頁,博士才有資格寫4頁);
二、制作簡歷的三個步驟:
1.根據招聘啟事,分析出“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
隱性:招聘秘書→身高有要求、形象氣質佳;
有服務心態→我們需要你打雜;
2.用事實匹配單位需求:列舉事實,而不是說空話(招聘秘書:我參加過禮儀隊√,我形象端莊大方×)
3.針對用人需求,精確制作簡歷:根據個人才能及興趣,選2到3類職業,對每一個選定的職業,搜集三五份招聘啟事,對其需求進行合并同類項。
三、成功的簡歷應遵守的七個原則:
1.程序式版面√,文章式版面×;
2.數字與細節√,描述與抒情×;
3.簡歷要客戶化:內容上,突出對職位要求的匹配;文字風格與企業風格匹配;采用圖片形式客戶化;提及招聘單位的產品或服務;將滿足招聘要求的重要信息放在黃金位置上(A4紙上1/3處)、重要信息處留白、黑體或加下劃線顯示;復現招聘啟事中職位要求和職位描述中的關鍵詞;
4.信息點要按邏輯分類;
5.好簡歷=你做了什么+你做得不錯;
6.簡練表達:逐個推敲信息點,無用則刪;
7.精益求精,關注細節:“我”、“我們”等字樣×;照片看上去智慧且職業化√;姓名、地址占據過多面積×;信息重復×;
四、如何更有效地遞交簡歷
1.E-mail發送簡歷:粘貼在正文中(注意重新排版);附件形式發送×(有要求的例外);在公共機房上修改或發送簡歷×(有病毒);
需要注意的細節:
(1)寫好中英文附言,體現你符合最基本的幾點要求,且是個干練的人,并且頗有趣味;
(2)寫好主題:列明姓名及求職目標(有職位代碼的更要標明);
(3)只用一個附件:中文簡歷、英文簡歷、自薦信等全放一個附件里;
(4)減少下載你的簡歷所需要的時間:去掉沒必要的插圖等;
(5)給HR發的文件少而精:若招聘啟事要求多項文件,則非常感興趣的職位采用郵寄方式,單純嘗試的職位只發簡歷和照片,并在郵件中注明“為防止您下載過慢,我將在面試時攜帶三證以供您查驗,謝謝”;
(6)溫情的E-mail結尾:“XX節將至,祝您有個愉快的假期”;“天氣晴好,順祝您心情愉快”等;
(7)用中文寫E-mail。
2.郵寄甚至親遞簡歷,成功率可能更高。
五、英文簡歷的常用詞匯:個人資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個人品質、常用動詞等,略。
第5章 網申
原則一:越“不可復制”越好。假想周圍朋友用你的答案是否適用,進行個性化加工。
原則二:越簡潔越好。菜單式語言√,大段描述×(不利于數據庫抓取信息,不便于HR在電腦上閱讀)。
原則三:越像“自己人”越好——符合招聘企業的文化和“個性”。(例:耐克公司的網申問題“你喜歡什么運動”,回答“籃球??”會比“羽毛球乒乓球”好很多。)
原則四:越像“行家里手”越好——了解招聘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善用網絡搜索)
原則五:越“合適”越好——強調“合適”,而不是強調“優秀”。(經歷不一定有多優秀,但是體現出很多相應職位需要的特點。)
第6章 小組討論
一、關于小組討論的九個常見疑問
Q1.小組討論題目是否有出題規律?
A1.90%的題目與該公司業務有關,10%題目極具開放性,有助候選人發揮分析能力、邏輯闡述能力、辯論說服能力。
Q2.面試官都根據什么給應聘者打分?
A2.因公司、職位而異。(分項:邏輯思路、團隊協作、語言表達、組織協調、應變能力等。)
Q3.什么樣的人在小組討論中必定出局?
A3.不說話的及搶不著機會說話的;接二連三犯常識性錯誤的;堅持持與絕大多數人不同觀點者。
Q4.拿到題目沒思路怎么辦?
A4.借力:綜合前面兩三人的觀點;挑毛病:語氣緩和地指出前面發言人明顯的錯誤;舉例子:舉例支持某個你覺得正確的觀點。
Q5.怎樣對付小組討論中的“話霸”?
A5.忠誠跟隨:讓你心悅誠服的,從其思路,彌補不足,協助做筆記;堅決反擊:找事實找數據反復申明自身觀點。
Q6.怎樣進行小組討論?
A6.簡單分工(領導者、總結者、計時者)→確定討論模塊并分配時間→逐個模塊完成任務。
Q7.如何挑選一個人“出局”?
A7.“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XX同學不適合XX崗位,因為@~%#,但是他@%#~,所以我覺得他更適合XX崗位。
Q8.如何應對意見不和?
A8.擱置;投票(下下策)。
Q9.總結陳詞要注意什么?
A9.講話速度要放慢;提前寫提綱;時間不夠時應禮貌地結束,不要拖時間。
二、4個值得警惕的現象
1.套用模型;
2.輪流發言是“雙刃劍”:優點公平,缺點耽誤時間;
3.舉手表決是下策:表明小組成員沒能說服對方,且若正反方人數均等會陷入僵局;
4.本末倒置是易犯的錯誤:先討論,再結論;先框架,再細節;科學量化優于主觀臆斷。
第7章 面試
一、面試之前的準備
1.應盡早開始做的準備:
(1)去除口腔氣味;
(2)儲備專業知識;
(3)鍛煉陳述能力(闡述自己可能不熟悉的話題);
(4)提高化妝打扮的能力。
2.面試前一周的準備(針對零售業):
(1)跑店;
(2)了解該公司及其競爭對手三個月內的商業動作;
(3)準備面試行頭(穿過的衣服;著裝風格與目標公司相似;寧可正式不可隨意)。
3.面試前一天的準備:
(1)備好最新版的簡歷;
(2)備好“特別文件”,例:市場營銷→市場調研報告,秘書→自己制作的PPT等。
4.等待面試的時間內:觀察周圍環境√。
二、中文自我介紹
1.三個疑問:
Q1.需要幾分鐘?
A1.備30秒、1分鐘、3分鐘及5分鐘的模板,按面試官要求的時間陳述。
Q2.應包含的內容?
A2.匹配對方需求。
Q3.大致模塊?
A3.(1)姓名、家鄉;
(2)我配你:教育+培訓,應屆生——社團與實踐;最匹配職位的幾點,最不匹配職位的幾點,彌補;
(3)你配我:公司我喜歡,職位我喜歡;
(4)精簡結束。
三、英文自我介紹:1~1.5分鐘;吐字清晰,言簡意賅;匹配職位;短句,慢速,強調重點。
四、候選人互相介紹
1.Dos:表情大方、語速慢、內容宜少不宜多、最好有互動。
2.示范:分學歷、經歷、職業興趣,簡要介紹。
五、候選人與面試官對對碰:這節建議大家看職場節目《職來職往》,掌握內幕信息及老板團的喜好。
六(七)、面試最常見的36個中(英)文問題:略。
八、“八寶粥答題法”回答開放性問題
含義:你的答案能讓考官品嘗到很多匹配職位的特點。如:對待自己——自省;對待他人——懂感恩;處理問題——辯證;成熟;重數據重細節;充滿正能量。
九、以“What-S.T.A.R.-Key Words陳述法”回答“行為事件訪談型面試”問題
Q1.何為“行為事件訪談型”問題?
A1.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詳細講述做過的重要事件并提供具體細節。
Q2.為何采用此種方式?
A2.控制面試場面,了解所需信息;利于候選人之間的比較。
Q3What-S.T.A.R.-Key Words陳述法的步驟?
A3.第一,What:首先用一句話扼要地回答問題。
第二,S.T.A.R,分別是Situation(背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按這四個順序把事件描述清楚。
第三,Key Words,即提問當中的關鍵詞。回答要緊扣關鍵詞,如“最大成就”可以答是什么、為什么。
十、如何應對“角色扮演”
1.分類:
(1)互動式:面試官+應聘者各自扮演一個角色,考驗交流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2)獨角戲:應聘者單獨完成,考驗和交流能力無關的其他技能。
2.如何應對:
(1)一慢:語速放慢,邊說邊思考;
(2)二看:關注面試官的表情及語言,并及時作出反應;
(3)三贊美:氣色好,考慮問題很周到等;
(4)四堅持:考察的不是結果,而是整個過程中應聘者展示出來的特點;
(5)五互動:與應聘公司的產品、企業文化等相結合。
十一、如何應對挑刺型問題
1.一退:承認挑的刺有道理,而不是反駁;
2.二進:為“刺”做辯護和辯解,爭取得到理解和同情;
3.三改:承諾改善,以新的態度爭取得到認同。
第4、8、9、10章 關于怎樣寫求職信、感謝信與申訴信及牛人求職記等內容就沒有摘錄了,因為可借鑒的意義不大。第10章主要講求職成功只是職業生涯的開始,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面對逆境應如何應對,多是雞湯的內容,也不摘錄了。
第二部分:總結及個人感悟
一、正確的擇業標準順序應是:職業>行業>公司>薪資。
二、5-3-1職業定位法:嘗試5個不同工作,比對之后選擇其中3個進行深度實踐,然后根據結果,敲定1個作為自己最終的職業定位。
三、“八寶粥答題法”回答開放性問題:你的答案能讓考官感受到很多匹配職位的特點。
四、“What-S.T.A.R.-Key Words陳述法”回答“行為事件訪談型面試”問題:第一,What:首先用一句話扼要地回答問題;第二,S.T.A.R,分別是Situation(背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按這四個順序把事件描述清楚;第三,Key Words,即提問當中的關鍵詞。回答要緊扣關鍵詞,如“最大成就”可以答是什么、為什么。
五、無論簡歷、網申或者面試,都讓數字和細節說話。例如:在擔任學生會XX部長期間,組織了XX活動,采取了XX宣傳方式,有XX人參加,得到了XX媒體報道……比單純羅列擔任過的學生干部有效。
六、簡歷制作應越早開始越好,這樣在寫簡歷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工作經歷”、“所獲獲項”及“實習經歷”這些項目沒有足夠內容可填還能盡早彌補。并且在求職過程中簡歷應經常根據目標公司的需求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