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轉過臉來看我。我們之間的空氣變得沉靜如水。
我們仿佛對峙。但是總有一個人先潰敗。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
早年上大學的時候,偶然到學校圖書館翻閱一下書籍。那時候圖書館并不大,僅僅只開放一樓。二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圍蔽起來。本來放在二樓的漫畫書遷移到散文書架的邊上。想要看漫畫書便要穿過散文書的“夾道歡迎”。匆匆瞄了一下散文書架,位于A字母書架的安妮寶貝那時候便給我留下不深不淺的印象。再后來出來社會,莫名的讀書情懷把我逼上一座名為“書?!钡牧荷?。就在那時候,安妮寶貝的書便到了我的手上?!肚逍鸭o》是我閱讀安妮寶貝第一本所著的書。
《清醒紀》是安妮寶貝2004年出版的一部日記式散文集。她的文章中帶有傷感別離,微小細膩,見解獨特的情緒存在。每一篇文章如同電影情節(jié)一樣,每一個鏡頭都酷似如煙如云般縹緲,讀著讀著就需要讀者自己去撥開云霧看見生活和愛情的真諦。
不甘愿被折離枝端失去了靈魂。不能做堅韌的行尸走肉。寧愿自毀至形容猙獰,被人丟棄。
如此,這短而無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懷戀。絕不茍延殘喘。
——第一日·梔子
人亦似花,花亦像人,人和花的高貴在于靈魂。花被折下,失去靈魂,于是決然死去,不會茍且偷生,一種極端的性格。我沒想到翻開第一篇便被這種極端的性格所震撼到。安妮用她的筆一開始就展現(xiàn)出如此尖銳而又頹廢的文筆。油然的散發(fā)出不同尋常的頹廢美。怪不得,能得到當年大多數(shù)青年的喜愛,而又被許多成年人所指責文筆。她的“清醒”如同一把尖刀輕輕劃破血管慢流溢出的那種美態(tài),平平淡淡但又深深刺痛每個人的心靈。
夢里發(fā)生的事情,是現(xiàn)實中無法遭遇甚至無法想像的。它變成生活之外的一種延續(xù)。是另一種激動人心的現(xiàn)實。
——第六日·做夢
夢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有時候是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比如在天空中漂浮,又或者是赤腳走在冰川上。大膽而又飄逸的夢想在腦海中回蕩,醒來便是一種自我的記憶。做夢又是一種頻臨死亡邊緣的體驗,站在深淵邊感受狂風的呼嘯。以藝術的方式展現(xiàn)夢境的方式就像是將自己的第二生命奉獻給世人一樣。
某天如果我覺得不再愛你,就不會再感覺寂寞。早上醒來,出現(xiàn)在心里的第一個回憶,不是你的名字,也不是你與我分別之前的戀。而是窗外白楊樹的清脆綠葉。它們在春天陽光下生長茂盛,在風中輕輕款擺。不知人間優(yōu)歡。
——第八日·醒來
這是整本散文集我認為最為意味深長的一段話。在成長的路途上,從早年的傷痛和潔凈里,安妮寶貝逐漸摸索出了對于愛情的價值觀念。忘卻對過去愛情的苦惱,戀愛的時候記住戀愛,回憶的時候有詩一般的回憶。飽滿的植物、鮮麗的色彩、清淡的味道,以及濃烈而短暫的愛在這一篇醒來中展現(xiàn)無遺。
人到了一定年齡,就不太會做危險的事情。這樣的夜晚,清醒的人喝醉,克制的人傾訴,懷疑的人相信。而他顯然比我更縱情,因為他醉了。所有他有機會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又八日·稀少的夜晚
似清醒非清醒的縱情,做自己想要有機會事情,想要說自己想說的話。在平常的世界無法做到,在酒醉的時候做清醒的事情。不禁讓人感嘆,我們每天生活的世界是真的生活在清醒的狀態(tài),還是渾渾噩噩度日如年的行尸走肉般的生存著。一旦喝醉就好像可以變得對這個世間很有勇氣,那又是真的清醒嗎?
《清醒紀》是一本可以再三細細品味的書。雖然每一篇文章看似凌亂散淡,前后沒有特別明顯的銜接點。但里面包含堆滿了生活的片段,翻開每一頁都是一種新的體驗。筆下的每一段清醒的回憶,極具詩意的表達。
其實在書中不難看出安妮寶貝是一個善于觀察事物的人。她用獨有的視覺角度發(fā)掘生活中的諸多細節(jié)。然后這樣的認識能力,是她對于生活更為的清醒。圖片配合著文字,更加深層次的告訴我們對于生活和愛情的發(fā)現(xiàn)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當然《清醒紀》中有開始有大量描述他人的場景以及交流。從他人的情況,影響到她的自身,從而塑造出如此清醒的一個她。過于清醒是痛苦的,但也能清楚的看清楚這個世界的本質。
當然你是無法點評她的好與壞,她的清醒是你無法否定,雖然很平淡,但是很刺痛。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