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犯X的獻身》中不在場證明的犯案手法設計的十分巧妙,讓人真切的體會到達摩石神對于完美數學邏輯的炙熱追求,更讓人為之感動的反而是脫離了邏輯的人間煙火:石神對靖子的傾慕。國內有同名電影版,還原度較高,但是對于細節確實還是讀書才能體會的真切。讀這本書的時候,人物的情緒深深感染到了我,讓我也像湯川學一樣,從旁觀者的視角痛苦又敬畏的看著石神走向歧途,最后又看著這棟驚悚巍峨的黑色孤塔被靖子輕輕一推而毀于一旦,從此光明灑向大地,照在那蕭蕭索索的枯葉
摘選 & 筆記:
第六章
這是數學界最有名的問題之一——平面或球面上的任何地圖,是否都能以四色區分,由A. 凱萊在一八七九年提出。只要能證明的確是以著色區分,或是想出一個例外即可,卻花了近百年的時間。完成證明的是伊利諾大學的凱尼斯·阿佩爾和渥爾夫甘古·哈肯,兩人利用計算機,確定所有地圖可歸為一百五十種基本類型,最終證明都是以四色區分。那是一九七六年的事。
“我不認為那是完備的證明。”石神說。
“我想也是。所以,你才試著用紙筆解題?”
“如果靠人工來操作,規模太過龐大,他們選擇了計算機,但正因如此,才無法完美判斷論證是否正確。如果連確認都使用計算機,那就不是真正的數學。”
“你果然是厄多斯的信徒。”長發男生莞爾一笑。
保羅·厄多斯是生于匈牙利的數學家。他一邊浪跡世界各地,一邊和各地的數學家共同作研究。他始終抱著這樣一個信念:完美的定理必然有完美自然且簡潔明了的證明過程。對于四色問題,他承認阿佩爾與哈肯的證明并無過錯,但不夠完美。
長發男生看透了石神,他的確是“厄多斯的信徒”。
筆記:數學那簡潔有力的美感,確實讓人著迷。身為一個崇尚邏輯的理科生,有時甚至會對數學、物理產生一種宗教般的激情
第十三章
便當做好了,兩人一起離去。
湯川報出姓名和目前在石神畢業的大學擔任副教授。
靖子像平常一樣,是騎自行車來的。她推著車正要邁步,湯川說聲“讓我來吧”,就替她推起車子。
“您沒和石神好好聊過?”湯川問。
“對,只有他來店里時打個招呼。”
“哦。”他說,隨即陷入沉默。
“請問……您要找我商量什么?”她終于忍不住。但湯川還是不發一語,直到不安布滿靖子心頭,他才開口說:“他是個單純的男人。”
“啊?”
“我是說,石神這個人很單純。他尋求的解答,向來很簡單。他絕不會同時追求好幾樣東西,而他達成目的的手段也很簡單。他從不會遲疑,也不會為一點小事輕易動搖。不過,這也意味著他不擅長生存之道,不是贏得全部就是滿盤皆輸,他的人生隨時伴隨著這種危險。”
“湯川先生……”
“抱歉。您一定聽不明白我想說什么。”湯川苦笑,“您第一次見到石神,是在剛搬進這棟公寓時嗎?”
“對,我過去打招呼。”
“當時,您把在這家便當店工作的事告訴他了吧?”
“是。”
“他開始光顧弁天亭,就是從那時起?”
“也許是吧……”
“那時,在和他寥寥可數的對話中,有沒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什么小事都可以。”
靖子很困惑,她做夢也沒想過這個。“您為什么這么問……”
“這個……”湯川邊走邊凝視著她,“因為他是我的朋友,很重要的朋友,我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他和我的接觸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
“對他來說很重要,”湯川說,“非常重要,這點您應該明白。”
看到他真摯的眼神,靖子莫名地激起一身雞皮疙瘩。她終于醒悟,此人知道石神對她懷有好感,他想弄清楚是什么讓石神喜歡上她。 直到這時,她才發覺,自己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不過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并非美得足以令人一見鐘情。
她搖頭,“我什么也想不起來,我和石神先生沒說過幾句話。”
“哦。說不定,還真的就是這樣。”湯川的語氣變得柔和起來,“您覺得他怎么樣?”
“啊……”
“您不至于沒察覺他的心意吧?對于這點,您有什么想法?”
唐突的問題令靖子困惑,當下的氣氛也不容她笑著敷衍了事。
“我對他倒是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是覺得他是個好人,非常聰明。”
“您是說,您知道他頭腦聰明,是個好人?”湯川停下腳步。
“我只是隱約這樣覺得而已……”
“我明白了,耽誤您的時間,不好意思。”湯川說著讓出自行車的握把,“代我向石神問好。”
“可是,我不一定會碰到石神先生……” 湯川只是含笑點個頭,轉身離開。靖子看著他邁步遠去的背影,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壓迫感。
筆記:湯川和靖子的這段對話寫的真的太精彩了!
第十四章
微積分這玩意兒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場?石神想起森岡以前問的問題。當時他拿摩托車賽來舉例,解釋學習數學的必要性,不過森岡能聽懂幾分呢?
石神并不排斥森岡這種質疑的態度,對于為何要學習某種東西抱有疑問,本是理所當然。唯有疑問解除了,才會產生求知的欲望,才能走上理解數學本質之路。
可惜太多老師不愿回答這種單純的疑問。不,是答不出,石神知道,他們也沒真正理解數學,只是按照既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只想著讓學生拿到好分數。對森岡提出的這種質疑,恐怕只會覺得不耐煩。
筆記:相信絕大多數人在經歷痛苦的高考備考階段都有問過自己"為什么",而大多數家長和老師給出的人云亦云的答案根本沒有幫助,那么對于生命的意義,又有誰能告訴我們答案呢?我的結論是,只有自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
第十五章
“那時你說過,這些游民的日子過得像時鐘一樣準確。還記得嗎?”
“記得。人一旦擺脫了時鐘反而會那樣——這是你說的。”
湯川滿意地點點頭。
“你我都不可能擺脫時鐘的束縛,彼此都已淪為社會這個時鐘的齒輪。一旦少了齒輪,時鐘就會出亂子。縱然自己渴望率性而為,周遭也不容許。我們雖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游民當中,應該有不少人并不想回到原來的生活。”
“扯這些閑話,兩三分鐘可是一下子就過去了,”石神看看表,“你看,已經過了一分鐘了。”
“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只有齒輪自身才能決定自己的用途,這就是我想說的。”湯川定定凝視著石神,“你打算辭去工作嗎?”
筆記:任何人都應當被尊重,這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只有齒輪自身才能決定自己的用途
第十五章
“嗯……” 石神對湯川的推斷不予置評,一徑往前走。終于快到學校了,人行道上開始出現學生的身影。
“這個話題很有趣,我實在想多聽一點。”他停下腳步,轉身面對湯川,“不過請你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不想讓學生聽見。”
“的確這樣更好。反正,我也把想說的大致都說了。”
“很有意思,”石神說,“之前你問過我一個問題:設計別人解不開的問題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更難——你還記得嗎?”
“記得。我的答案是,設計問題更難。我向來認為,解答者應該對出題者心懷敬意。”
“哦。那P≠NP呢?自己想出答案和確認別人的答案是否正確,何者較容易?”
湯川一臉驚訝,不明白石神的意圖。
“你一定會先自己解答,再聽別人的答案。”石神說著,指向湯川胸口。“石神……”
“就在此說再見了。”石神轉身背對湯川,邁步走開,抱著公文包的手臂隱隱用力。
到此為止了嗎?他想。那個物理學家,已經看穿了一切……
筆記:
1、設計別人解不出的問題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更難?
2、P≠NP,自己想出答案和確認別人的答案是否正確,何者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