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媽打電話說,姥姥把老院賣了,到時候人家給拆,姥姥內心覺得空落落的,晚飯也沒吃。聽后很是理解,畢竟住了大半輩子了,那種扎根的感情是不好平復的。
因為黃河灘區遷建,老家家家戶戶忙著拆房子搬家,小孩子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的失落感,畢竟搬新家是件開心的事,可是對于老人來講,老家就是他們的根,是他們的感情寄托。
我是個念舊的人,因為生產沒法回家,想到等自己再回老家的時候,住了近三十年的家沒有了,心里也難免會失落,到時候我肯定會想念老家院里的各種果樹,想念進院兒就能聞得到的丁香,想念院子里純天然的蔬菜還有養了幾十年各色的月季花。
媽說,姥姥把老院兒里能拿走的都搬樓上去了,什么也舍不得扔,有些東西可能以后無用武之地了,可是姥姥依舊搬上樓擦干凈擺在那,說萬一用的到呢。這種說辭應該是表達自己不舍得心情吧,很多東西換了新的可能不如舊的用起來順手。
一直覺得老家是一個有靈魂有人氣兒的地兒,越老越有味道。想想小時候的夏天,吃完晚飯,大家都會拎著馬扎兒,街道胡同口一坐,蒲團扇子一搖,大家嘮著家常兒,小孩子在路燈下逮螞蚱,捉蛐蛐,老遠的就能聽見孩子們嬉鬧的聲音,那是真開心!
記得小時候我們常常會去房頂上乘涼,鋪上一卷涼席,拿些夏天的瓜果吃食,唱兒歌背古詩,盡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華。那時候夏天的風似乎也沒有那么熱,躺在房頂上反而覺得很涼快。
老家的人們對自己的院子利用的也是相當合理的,這個角上種棵絲瓜,那口缸里栽個南瓜,圍起來的花圃里都要順勢種上一排大蔥或韭菜。像我們家的那種大院子,更是留足了空間來種菜,院子里自己種的純天然瓜果蔬菜是極好的,味道與市場買的都不一樣。夏天吃涼面,配菜是新摘的黃瓜,冬天的大白菜溜丸子,還有嘎嘣脆的紅心蘿卜,記憶中每一樣自己種的菜好像都是甜滋滋的。那種生活的味道似乎是以后的孩子很難再品嘗到的了。
老家的老院見證了太多人的成長,我都住了近三十年,更別說這些老人了,一輩子的時光都記錄在了老院一磚一瓦的縫隙里,也刻在了心田上。媽媽說,姥姥家的老院拆除的那天,姥姥心里慌的很,很難受。我想,那種感覺應該像是硬生生的從心里拔除一種眼睛可見的記憶吧。
等我再回老家,已沒有我的老院,那就陪著老人帶著那份情懷,開啟新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