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是什么?
寫作的人渴望靈光一現,妙筆生花;設計師渴望靈光一閃,想出絕妙方案。靈感到底是什么?百度給出的解釋是靈感也叫靈感思維,指文藝、科技活動中瞬間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突發思維狀態。
簡單來說,我們大多數人心中的靈感多是對某件事突然蹦出的奇妙的想法或者好的切入視角。靈感常是突破自己思維模式后的產物。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去哪里找它,又該如何將其記錄下來呢?下面是我個人總結的6個方法,整體上從來源和記錄兩方面來說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靈感來源于哪里?
靈感無形無色,難以捉摸,從來都是稀奇古怪的來了,又悄無聲息的走了。你越是想要找到其藏身之處越是一頭霧水,待你想要放棄時,又突然的出現。想要抓住靈感就得先要制造靈感,知道靈感來源于哪里。守株待兔不如主動出擊,學會創造靈感是抓住靈感的第一步。
1:來源于生活
靈感來源于生活,你的所見所聞有多豐富,靈感的積累就有多豐富,就如旅游時候的我們就常比窩在家里時更容易產生靈感。
美國一孩子因為長期疾病需要每日服用足夠劑量的藥才能保證病癥不復發,但是因為藥苦,孩子總是拒絕吃足夠量的藥劑導致住院。母親發現每次給孩子喂藥后給一塊糖就會好很多,于是這位母親經過反復的實驗最終調制出帶有甜味的藥來,從此以后孩子再也沒有因為藥物攝取不足而住院,這樣的例子很多,隨處可見。
2:豐富的情感
聽一首歌有人煽人淚下,有人無動于衷只圖能打發個時間。看一則新聞,有人漠不關心,覺得和自己毫無關系,有人感慨萬千,不吐不快。對一件事情,你投入多少的情感,就會有多大的靈感閃現。嘗試豐富自己的情感,學會表達。
3:知識的儲備
靈感更多是錦上添花,喜歡寫作的人單純指望一時的靈感就寫出好文很難。就比如你讓我突然寫出一篇有邏輯,思想豐富,見解獨到的好文章一時還是有所差距。任何行業的人沒有足夠的功底,靈感都只處在萌芽階段,最終難以成型。
如果把靈感也劃分等級的話,靈感也分三六九等,知識儲備越充足的人產生的靈感等級也就越高。想要擁有更高等級的靈感,多讀書,多積累才是根本路徑。
4:放松加聯想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洗澡時或者睡覺前總是自己靈感總集中的時間段。心理學家們將其稱為大腦的靜息默認網絡,你對周圍環境的敏感度減弱,開始靜下來,開始聯想。
美國費城德雷塞爾大學的約翰·庫尼奧教授稱大腦是按事件內容來分類的。比如說,窗戶屬于建筑類,星星屬于夜空或是宇宙。當你思考某個特定事件時,大腦總會遵照這些分類,維持直線單一的思路。但是,當你突然跳出這條單一的思路,將原本沒想過的事情突然代入這條單一思路,創意就會產生。
換個說法就是原本兩個或者多個原本不在一條思維邏輯上的事物相互碰撞,產生原本不屬于該邏輯線的想法,即靈感。舉個例子,300多年前,伽利略在教堂做禮拜,大風刮過,懸掛在教堂上的一個吊燈也就自然會擺動起來,風和吊燈本無聯系,但是兩者相碰撞的時候伽利略發現每一個吊燈擺動的時間相同,靈感來了,最終加以各種更大膽的猜想和嚴謹的科學實驗最終發明了時鐘。
同理很多人聽歌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都容易產生靈感。都是因為此刻的你得到了充分放松再加上自己的聯想,靈感也悄然而至。
怎樣記錄靈感?
靈感真的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總是稍縱即逝。沒有時抓耳撓腮,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蹤跡,往往還沒準備好便突然出現,給你一個措手不及。時常因一些瑣事耽誤,等到想起將其記錄下來時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想要抓住它還真得費一番心思。
5:文字記錄
靈感來時一定要及時記錄,千萬不要等忙完手頭工作再去記錄,那時候你的靈感早都灰飛煙滅了。現在的手機軟件這么豐富,手機自帶的記事本就可以實現記錄的功能,如果追求完美的話,可以嘗試下載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類帶有云同步功能的記錄軟件。
6:語音記錄
就個人而言,總是睡覺前容易有靈感。起初總是爬出被窩將其大概寫下來,也常因太瞌睡偷懶放縱,等到第二天想要記下來的時候也就只剩下干著急了。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手機自帶的錄音軟件,簡單有效,靈感來的時候把想說的話給記錄下來,第二天醒來的時再做整理。錄音比文字記錄相對更好的原因是錄音的時候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去講,不用考慮太多,更有利于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刺激更多的靈感迸發。
不喜歡晚上把手機放床頭的朋友可以試著買一個錄音筆,某寶100元以內就有很多便攜式的錄音筆,簡單實用,一件操作。此外,跑步洗澡的時候都可以把錄音筆打開,有什么想說不用擔心邏輯是否行得通,詞匯是否優美,只需要大膽去說,等到空閑時再整理歸納就好。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靈感的一些認識,簡單總結了6個對抓住靈感的辦法,上圖是一個簡單的步驟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有更多好的辦法歡迎交流,共同進步。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一下點個贊再走吧!愿你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