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二接觸了“令人發指”的天書級專業課之后,我人生第一次覺得一門課程好難。在勉強應付了考試之后,我發現我很難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因為作為一個“成績優異的陽光少年”我以為自己在面對困難時會迎難而上,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于是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歸為了“興趣”問題,覺得是自己對所學專業沒有充分的興趣所致,這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困擾了我糾結的神經。但經過不斷的思考,我發現很多東西并非自己想象的樣子,隨著閱歷的增加,對待一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專業與興趣
最初我覺得自己選專業過于盲目,完全以就業率為導向,完全沒有遵循自己的興趣。其實當時的這個想法是很不負責人的,因為當時自己并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作為專業的所謂的“興趣”,僅僅由所學課程較枯燥的現象導出自己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顯然是一個不夠嚴謹的推理。后來學習了 C 語言之后,發現自己對編程、對前端很感興趣,并曾一度想過轉專業,由此上述自己對專業不感興趣的觀點勉強算是成立了。由于此觀點的“騷擾”,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我都備受折磨,因為我很害怕自己將來的職業可能成為生活中很不快樂的事。
專業與職業
關于上面的專業與興趣的問題,我的煩惱的來源之中其實有一個比較牽強的轉換,那就是將職業等同于了專業。其實我所煩惱的是職業與興趣的沖突,而在很多情況下職業并不等同于專業,專業知識只是以后工作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是一小部分,專業的學習其實更多的是培養一種思維習慣、學習習慣。道理雖如此,但是作為一個從小深受應試教育毒害的青年人,還是覺得職業與專業不對口是對自己青春的一種浪費,因此這個“職業與興趣”的糾結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進而還是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將興趣作為職業真的好嗎?
最近接觸了另一種觀點,就是說將興趣作為職業其實并非想象中的那樣令人愉快,我覺得這種觀點有其一定的道理。職業是一個人養家糊口的一個方式,為了生活,必須努力工作來迎合老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興趣愛好則如夏日的一杯冷飲會使我們感到放送、感到快樂。而如果把興趣作為了職業,那么本應是生活調節劑的興趣就變成了獲取金錢的工具,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興趣提出更高的要求,想必興趣的味道也變了吧。打個比方,一個人喜歡繪畫,如果將其作為業余愛好,那么即使終其一生只是一個三流畫家,其也將是快樂的;若果將其作為職業,那么他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必須不厭其煩地一直重復著繪畫,我想即使他之前真心喜歡繪畫,也會招架不住吧。正如“毀掉一首歌的方法就是將其設為鬧鐘”所言。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的“職業與興趣”的困擾。
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最近又無意間重新看了《葉公好龍》,感受頗深。我之前的所有糾結,外加所有對糾結的治療,都是建立在我的興趣不是所學專業的基礎之上的,但是我的興趣真的就是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嗎?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沒有深入了解的事務的理解是有失偏頗的,因為我們只是看到了其表面,并沒能真正了解其本質,也就相應地沒有發言權。
寫到這里,仿佛覺得豁然開朗,又仿佛覺得掉進了另外一個謎團之中。但經過思想上這么大的變化,我至少收獲了一點,那就是不要對一件事情妄下結論,也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凡事皆要辯證地去看待,這樣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中,真理慢慢便會浮出水面。
因此,接下來要做地就是耐心地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去探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