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5:00
就寢:22:55
天氣:晴20°
心情:一般
紀念日:任務清單(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況完成打√)
1.閱讀/聽書(樊登):34min /日
2..晨間日記日更(時間:05:41—05:48)
3.每日聽書:認知方法論?
4.周一至周五:專業學習?
除上任務其他最重要的事:()
1.文獻搜索,進一步思考問題
2.購買丁香園會員
3.
改進:無
習慣養成:晨練,日更,時間記錄
4月目標
1.整月日更—
2.精讀《思辨與立場》—
3.泛讀《自下而上》—
4.電影2次,聚餐2—3次,父母電話2次(聚餐完成2次,打電話2次;在家電影2次)
5.論文1篇
周目標·(4月第3周)完成進度
①《思辨與立場》2/4②橫叉練習?瑜伽:普拉提線條塑型3
③文獻查閱
④關注思維過程,關注情緒變化
學習·信息·閱讀
1.mint2.認知方法論:認知配比總結
①第一節:我們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三位一體的思維模型。通過這個模型我想向你傳達的是:讓我們眼花繚亂的現象背后總有相當簡單的要素在起作用,而且很可能這些要素最后只是三個要素。我們的認知也一樣。
②第二節:認知三原色,我們就揭示了這三個要素,分別是:理智、欲望和恐懼,改變認知其實就是改變這三原色在認知中的配比。
③第三節:這三個要素之間是什么關系,是什么決定了哪個要素掌控我們的認知呢?第三節課我們就講了這個問題——認知的董事會里沒有固定的董事長,此刻誰掌權,主要取決于場景。
④第四節:通過這個單元意識到:你的認知不是你的認知,而是幾個要素在做一種類似于三體游戲的行為,你以為的不一定是你以為的,你現在以為的也不一定是接下來你以為的。當你有這種意識的時候,面對自己的認知就會有一個客觀的判定,進而控制自己認知的董事會成員。
健康·飲食·鍛煉(完成打√)
1.瑜伽?
2.早餐:全麥司康3個+枇杷3個+水煮蛋1個+普洱茶?
3.昨日晚餐:大米杏仁糊+司康2個+枇杷3個+堅果1包+大鴨蛋1個
人際·家人·朋友
無工作·思考
無昨日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專注
1.中午,mengjiao 給訂了午餐
2.有不滿時,有朋友可以傾訴
3.專遞愛心(會鑫生病,問候)
專注:批判性思維:起點上的思維提升者:自己有無以下的思維
分析情境和問題背后的邏輯;
清楚準確地表述問題;
檢驗信息的準確性和關聯性
區分原始信息和某人對原始信息的解讀;
認識到假設引導著推斷?
識別有偏見和偏差的信念、不公正的結論、無用的語詞以及消失的意涵;?
注意到我們的私利讓自已的觀點有偏差。
情緒感受:無論在什么時候體驗到消極情緒,都要有條不紊的問自己:“準確講,導致你情緒的思維是什么?這種思維有可能存在什么瑕疵?我的假定是什么?我應該做出這種假定嗎?我的思維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這些信息可信嗎?”
情緒(前一日):今天有不滿和埋怨:準確講,導致情緒的思維是:沒有換位思考,沒有信賴推理,而是主觀臆斷,同時有認知不一致。這種思維存在的瑕疵是:主管的推斷對方的行為具有某種目的和故意性,而沒有冷靜分析它的局限。我的假定是:那是個蠢人及自私的人,它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基于此。我不應該做出這樣的假定。我的思維是建立在自己固有的認知中,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和深入的了解為基礎。這些信息部分可信。
身體的感受:(前一日):困。
思考·創意·未來(隨時思考/昨日學習后思考)
①我這一天中最槽糕的思維是什么?
不滿情緒爆棚
②我這一天中最棒的思維是什么?
想到論文資料收集,心想應該可以用朋友圈和微信區,不試試怎么知道呢。
探索和信賴推理。
③我這一天中都思考了哪些事情?
⑴低血糖的綜述!
⑵繼續原有論文課題的問題探索
⑶性格決定一個人,所以要少抱怨;別人固有其缺點,但是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
⑷感覺會鑫的病拖得太久,微信詢問了病情
⑸它人行為對自己情緒的影響
④我弄懂了所有事情嗎?
⑴沒有開始,要接下來仔細查閱;
⑵可以搜搜現狀,評估表使用情況(國內國外)
⑶我的性格:覺得自己心態平和,看淡一切,但內心不是這樣。但總是自我蒙蔽。
⑷身體是第一位的。
⑸我有一個毛病:認同沖突:通過一種情緒化的方式認同某種信念,并由此界定我們是誰,那么當這種思想和信念遭質疑時,可能會體驗到內心深處的恐懼,質疑那種信念似乎就是質疑我自己。
⑤我們允許了一些不必要的消極思維讓自己陷入沮喪嗎?
埋怨和被忽視感
⑥如果這一天我要重頭來過,我所做的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減少抱怨和不滿,這只會讓自己更無助而沒有任何其他好處。
⑦我做了任何能推進自己長遠目標的事情嗎?我做了我著手要做的事情嗎?為什么?或為什么沒有?
做了,日積跬步
⑧我的所作所為符合自已表達的價值觀嗎?
符合
⑨如果我未來10年的每天都這樣度過,我最終能獲得對得起這段時間的成就嗎?
調整心態,找準定位,不斷進取,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