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蘇軾、柳永、歐陽修、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成為經久不衰的絕唱。
蘇軾的蝶戀花,寫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殘紅、青杏、燕子、綠水,勾勒出春之美景,看柳綿隨風,處處綠意,人的心情也隨之漾滿春意。那走在路上的少年,隔著墻聽到佳人嬌笑,想象著秋千蕩起時衣袂飄飄的俏麗女子,不禁心醉。可是,墻里的人根本無從知道墻外的癡心。多情的人煩惱頓生,悻悻而去。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好一幅《春景》圖!在我看來,落筆雖是惱字,可是絲毫無惱意,只覺少年人情竇初開,懵懂卻純美之情讓人啞然失笑。
柳永之蝶戀花,雖也是寫在春天,卻是滿紙的離愁別緒:佇立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波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危樓、細雨、煙波、殘照,雖是春景,卻都透出絲絲涼意。明明有草色,卻也籠在如煙波光中,夕陽下,獨立在欄桿旁的人,心境怎么也歡快不起來吧?春愁何解?不如醉去,只可惜,酒入愁腸,只覺無味。形銷骨立,只為伊人。想象著奉旨填詞的柳三變,自命風流倜儻,卻是一生落魄,令人潸然。
歐陽修的蝶戀花,寫春閨婦人的所見所思所感: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深深、深,簡單重復的三字,卻讓詞的意境頓出,寂寥之情濃的化不開了。庭院深深、簾幕無重、玉勒雕鞍、高樓,顯見是豪宅,可是錦衣玉食的人,眼里的景物卻是霧蒙蒙的,風雨無情,黃昏遲暮,落紅亂飛,春將去也,而自己的青春也將隨風而逝了,滿紙無奈。歐陽修真乃一奇絕男子,明明男兒身,一顆女兒心,仿佛看到了“賈寶玉”。
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菊、蘭都有情,懂得愁,會落淚,燕子飛去,明月寒光,西風呼嘯,落葉滿地,真是滿眼蕭瑟秋,滿腹離恨苦。秋天時節,讀晏殊的蝶戀花,真正是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