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隨著時間的溜走劇名早已忘卻,只有一幕至今猶記:在一場大地震中,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庇護了孩子,救援隊員來時這位母親已經離去,而她的孩子如愿活了下來。不禁感嘆道:“世間唯有母愛能做到如此地步啊”。
01
周末回家,正趕上我媽媽的朋友在我家做客。她帶著許久未見的笑容,先是上上下下將我大量一番。“天氣還涼,別看別人穿的少,以后會凍病哩!你可要多穿點”客氣問候幾句,她又拍著我的肩膀笑瞇瞇的問道“你在學校想你媽媽嗎?”也許是很少有人問這樣的問題,我頓了一下,隨即想起我媽媽從小便和我說“出了門就別總想家,成天想家的人,是沒有什么出息的。”于是我慢慢吐出一句“哦。。不想吧。。”
誰知一旁的媽媽竟嘆了口氣用著極其悲涼又滄桑的語氣說“人家才不想我,我老了,人家長大了,翅膀硬了,想我干什么?”可憐的像被拋棄了的老太太。
其實我的確不怎么想家,除了偶爾想起媽媽做的蛋炒飯和核桃餅。親情這東西就是連著根的樹,無論餐館的蛋炒飯有多么的色香味俱全,都不如回到家里,媽媽麻利的切好蔥,磕好雞蛋,倒入熟悉的鍋中快速的翻炒,五分鐘搞定一碗蛋炒飯。不甜不咸,味道剛剛好。更重要的是――有家的味道。
我的媽媽廚藝了得,涼皮,餃子,米線,排骨都不在話下。她還會做各種糕點,核桃仁餡的餅子就是她沒經過任何人指教無師自通的。我們不在家的時候,她一個人和好面,放入糖、果脯、核桃……等做好的餡,捏成一個個圓圓的餅子,再將它們全部烤好,這樣我們回了家,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糕點了。也因此養成了我的刁嘴,買來的麻花、餅子我是不喜歡吃的。
02
偶爾翻開一本過去我媽那個年代的破舊的書,里面夾著一張不大的有點泛黃的黑白照片。我的媽媽扎著馬尾辮,穿著白襯衫站在一堆女生中。
年輕的少女一雙靈動的眼睛略含笑意,微微綻開的嘴角隱隱露出兩顆俏皮的牙齒,活潑秀氣又不失端莊。讓我想到那句“燦如春華,皎如秋月。”我實在難以相信,在那個拍照技術差強人意的年代,她穿著廉價布料做成的衣服,自然而然的把其它女生都比了下去。
那時候,她真漂亮啊!再看現在的她,經過歲月的打磨,頭發染了一次又一次白發還是肆無忌憚的冒出來,牙齒變黃變松動,皺紋也毫不客氣的爬滿眼角,生怕你不知道自己老了似的。與原來的她大相徑庭,盡管這樣,我依舊一眼就將她從人群中挑出。她與生俱來的那種整潔、干凈、純粹和掩蓋不住的超凡脫俗的氣質。即使現在她的背開始僂了,手也因常年洗涮而粗糙不堪,玻璃也不會向以往一樣擦了一遍又一遍。趨于表象的一切似乎都變了,而我深知,那些內在的美是永遠都不會被磨去的。
03
聽我的姑姑舅舅這些親戚說,媽媽嫁給爸爸是最窮的時候。她說話直白不喜歡拐彎抹角,恰好我的奶奶是個斤斤計較喜歡背后說人壞話的老太太。在我媽媽好強性格的推動下,果斷的搬出來自立門戶。(雖然搬了出來,我爸爸時常看望奶奶,從未改變過的孝順,我媽媽也從未反對,我對奶奶的記憶微乎其微,幾乎沒有,也許是與我媽的關系問題,她對我的從沒有過像其它奶奶的疼愛)。
爸爸很孝順,上學時成績是最好的領導能力也強,當年學過的知識他到現在還記得。可以只因家庭貧窮,不忍心讓奶奶干農活受苦,才自己輟學,學了木匠的手藝,自己攢錢,娶了我的媽媽。爸爸賺錢,媽媽在窮鄉僻壤的小村子照顧我們。她會全村人都羨慕的刺繡,每一處針腳都無可挑剔,因而時常有人請教,我媽媽也毫不吝嗇一一的耐心教給她們。
她很勇敢,從來都不怕事。她說“這世界能有什么妖魔鬼怪,有什么解決不了的?”
我的媽媽,一個155cm身材瘦小的女人把里里外外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04
除了長睫毛,又白又整齊的牙齒外,我媽媽的美貌幾乎沒遺傳給我。她的廚藝,細心,勇敢,我也一一沒有學會。甚至看到一條小蟲子和小蜘蛛我會喉破喉嚨。我媽常罵我沒出息,說我一無是處。然而在我的人生中,她讓我學會了最重要的東西。
在這個抑郁和自閉橫行的年代,她讓我學會樹立了正確的三觀。(ps:也許她從未發覺)從小到大,我都沒有因為成績差而挨過巴掌,最多也就是批評批評,連責罵都很少。她像很多家長一樣,在考試當天給我做兩個雞蛋一根火腿腸,即使我屢次考砸沒有一次得過100分。在偶爾考好時,就會和爸爸一起夸獎我。
同樣,她也不以成績去論別人。初中時有一個好朋友,家里很富裕,又愛打扮,但人不壞,很講義氣。她總是戴著美瞳,抹著口紅,飄著長發飄去了我家。我早和她講過,不要在我家里講臟話,因為我媽媽是不允許我講臟話的。結果她總是習慣性的脫口而出。我媽媽照例詢問了她的學習和家庭情況,但她得知后,并沒有說“no,不要和這樣的女生玩!這樣的女孩不是好女孩!”她并不認為“只會學習的乖乖女就是交朋友的最佳人選”她也不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加之我媽媽是個讀完初中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因此想通這一點我覺得非常不易。
她對我管教的剛剛好,有時會找我談話。告訴我“最好不要和某些男生玩,你自己要有分寸”她會提醒會教育,但很少強迫。
正是這樣,我才對世界心懷美好。
05
我小的時候,是個老師家長說東就不敢往西的人,唯唯諾諾,別人讓我做什么,我幾乎一一答應,心里不痛快也很少作聲,按時做作業,不看電視,按時吃飯睡覺。小學老師又總是打學生,我很少犯錯,但還是被各種由頭懲罰。我是每天和耳光板子親近的過到初中的。都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初中趕著青春期來到,我的脾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讓敏感的我發火。我做了許多小時候想也不敢想的事。比如:“逃課被我媽知道后抓回學校”“和政治老師吵架并堂而皇之睡大覺(ps:雖說的確她冤枉我在先并不道歉,但當初我還是過分了)”“和朋友去玩晚上10點才回家,現在想來還好當初沒發生什么。(女生還是要早回家)”我的媽媽也正趕上更年期。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你可想而知,稍有不慎我的火氣就會沖出地球飛向火星了,我媽也不示弱,她那個階段特能嘮嘮叨叨,我們倆一見面就吵架。所以當初寧愿無所事事的在外面游蕩也不想回家,我不回家,她便更加生氣。最嚴重的時候,還險些拼個你死我活,弄個母子決裂啥的。
不過我的青春期漸漸過去,脾氣各方面好了不少,媽媽也理解了我。我們現在很少吵架,偶爾她責罵或者錯怪我我也會平心靜氣的解釋。我心情不好時,她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我。我們經歷那些后更明白母親女兒是世界最親近的了,我們更加珍惜彼此。
06
我的媽媽也有很多缺點,像許多女人一樣她喜歡“翻舊賬”那些陳年舊事我聽了幾百遍,但她依舊時不時提起,尤其是吵架的時候;有時她會說一些傷我自尊心的話然而她認為很平常,留下我一人默默流淚;小的時候想要學畫畫她固執的認為那并沒有什么用,直到初三畢業我才走進畫室,那一刻我發現小時候熱衷的現在早已不喜歡了……平日里總埋怨她這埋怨那的,現在要說我媽媽的缺點,我竟一時想不起來太多,反而是滿滿的感恩。
我不如我的哥哥爭氣,他讀高中時回回名列前茅,目前在南京一所重點大學快要畢業。而我因為本身懶惰和貪玩加上最近幾年身體很虛弱隔三差五的看病吃藥,使得學習很差。我現在也慢慢懂得了,努力的一點點做出改變,也許這種改變別人看不到,別人也許是不屑一顧的。而我也始終相信我會不負我媽媽的期望。
她有時寫某些字時會記不起來她會懊惱的讓我教,縫一些東西時直接扔給我針線盒子讓我把線穿到針里,她常說我的歌吵到了她恰好我酷愛稀奇古怪的歌。。。
我認為呢。她是位極其了不起的母親,她寵我卻不溺愛,她給我的愛就如同那碗蛋炒飯一樣,一切都剛剛好。不同的是,蛋炒飯只需五分鐘,而她給予我的愛卻是長風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