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阿何老師的《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之后一直沒有去聽,甚至忘記有這么一個課程了。直到昨天晚上點開阿何有話說公眾號,才突然想起來有這么一回事,這才花了一個半小時去聽了一下,講的不一定都對,但是這個角度對我來說是新的。
之前我曾寫文說自己加入讀寫訓練營的最大收獲就是養成了寫作的習慣。這是我真實的感受,從我寫作的各方面數據也可以看出來。
從加入讀寫訓練營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也已經寫了幾萬字,可總感覺沒什么明顯的進步。每天都在寫寫寫,但很多時候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了,草草收場。在第五期讀寫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感覺很多東西自己寫不出來,語句太過匱乏。心里有些著急,可又不知道怎么去提高,聽了很多課,可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那時候就想,文章的基礎其實還在詞句,之所以寫不出來,是不是我的基礎功都不過關?重新去背成語詞典,新華字典,做一些語句的訓練會不會比較好?
但轉念一想,那些字都認識,成語也知道得不少,作為一個高中語文考試基礎題基本不會扣分的人,再重新看這些,有些羞羞噠,可能還是要多作寫作的練習吧。
直到昨晚,聽到阿何的課,我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他所說的以寫代練嗎?如果真的有用,我們從小學到高中應該也寫了幾十萬字的作文了,為什么大多數大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差得令人發指?
阿何說到我們學習寫作的另外一個錯誤就是缺乏積累。常用的字我們都認識,兩個三個連在一起的詞,很多約定俗成的成語我們也經常看到,可是我們真的理解那些文字是什么意思嗎?
我們多久沒有翻過字典、詞典了?至少五年以上了吧,我還是在高考前翻過,后來字典就不知道扔到哪個角落了。而現在重新開始寫作,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翻字典,對自己的記憶力也太過自信了吧!
看到好文章的時候,也只是覺得這個觀點很好,這個結構很不錯,從來沒想過作者用的詞是不是很好,更別提把鮮活的詞語記錄匯總下來了。
還有一個錯誤是重技巧缺思考:寫作不只是“寫出一些詞語、句子、段落”這么簡單。一篇文章之所以大家都覺得好,除了文筆優美外,更在于其邏輯、其觀點、其傳遞的信息和知識。
而大家理解的寫作訓練,大多只是狹義的“文筆寫作訓練”,缺少了居于核心的邏輯訓練、思維能力訓練。即便辭藻華麗、句子優美,也只不過是缺乏靈魂的爛作品。
以下都是COPY過來的,如果對你有用,那就謝謝雷鋒叔叔吧。
一句話總結就是,在過去你可能沒練過、或者練錯了方法,這直接導致了你寫作能力的低下。
反過來講,找到了這些癥結,如果能夠對癥下藥,其實大多數人都可以較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簡單來說,一套好的寫作訓練方法,必須包含以下要素:
1、系統拆分和刻意練習
將寫作的基本要素作拆分,分解出若干樣最基本、最簡單的練習項目,方便學習者在短時間內大量練習,以提高水平。
2、客觀的評判標準
必須有外部的、自身的評判標準,能找出自己寫作內容的優缺點,為進一步練習提供依據。
3、基本詞匯、素材的積累
必須有一套方法體系,幫助學習者積累基礎的詞匯量,以及典故、名言、故事、段子等寫作素材。
4、邏輯思考能力訓練
寫作者必須找到方法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看透本質的能力,提高邏輯框架整理能力,幫助自己寫出條理分明、邏輯清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