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筱禾
每天上下班在地鐵換乘通道時,我總會觀察周邊的人——他們大部分都低著頭,玩著游戲、讀著書、看著視頻。少部分匆匆趕路,極少數拎著大件行李舉步維艱。
我在地鐵上從來不閑著,看書,看電子雜志,看《羅輯思維》,聽有聲書。但只要車到站,我就會收回我的眼睛和耳朵。這一是為確保安全,二是緩解疲勞,三也是觀察周邊的人群和事物。我知道哪個車門出來正好是換乘的電梯,我知道上樓的臺階有多少級,我還知道那兩部扶梯哪一個更快一點。這些“很無用”的小事,被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們忽略著,他們更專注于自己的世界——2048還沒有通關、消消樂仍在分秒必爭、羋月如何稱霸了后主。除去安全考慮,我倒也覺得這些人處在自己世界中的樂趣,也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也正是部分“低頭族”,在上扶梯時卻分秒必爭,毫不客氣地搶占左邊快速通過的占道,然后屹立不動,任由后面的人繞過他們艱難地往前“拱”仍是無動于衷。我便又是在想,這些人,到底是著急趕路呢,還是不著急呢?
由此,我想到了關于資源分配的問題。有些時候,充裕的資源掌握在其實并不需要它們的人手中,而急需資源的人拼命去爭搶已經所剩不多的部分。我不想談公平,只是粗淺地想想關于分配的問題。其實,有時候資源沒有被合理分配,是因為占有資源的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對其他人有重要的意義。就像扶梯的左側快速通道,站著的人會單純地把它當成是不用走樓梯的便捷方式,而趕時間的人才會更深層地想到這是能夠讓我縮短時間的一種方式。當資源分配已經產生,而資源多寡方對彼此的立場以及對資源的重視程度不同時,自然就會出現誤會和矛盾,也就是戰爭的產生。
了解資源的分配是要接受客觀事實,而理解對方的立場有助于主觀上包容以及緩解自己焦躁的情緒。就像現在,只要我不趕時間,我都會在換乘時故意跟在一個走路很慢的人身后,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包容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