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關閉朋友圈,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是關于一個人關閉朋友圈一年后獲得了什么。先不說她變成了怎樣的人,單單從關閉朋友圈那么久就已經夠震撼到我了!
對于一個什么都可以忘記拿唯獨手機不能忘,什么都可以沒電手機必須時刻充滿,使用時長超過18個小時/天的手機癌重度患者來說,關閉朋友圈意味著什么?
隨著認知的不斷升級,隨著工作越來越繁忙,一天24小時的時間恨不得掰成48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用,無奈,時間就是那么多,為什么別人可以做出很多高效的事情,還可以看電影到處旅游,而自己卻累得像條狗一樣?
對于一個在刷朋友圈兒方面沒什么自控力的人來說,強制性關閉就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不用看到紅點就必須要點開了,即使那條朋友圈是一個特別無趣的東西。所以,3.13號開始,決定在南京牛首山馬拉松之前暫別朋友圈,看看自己能不能行。盡管是4.15日,一個多月已經過去了,結果如何呢?
首先,我并沒有像想象中那么渴望去刷朋友圈兒。包括在關閉的第一天,為了防止自己忍不住,給自己定了一天可以看3條朋友圈的規矩,結果是,我一次都沒有用,也沒有像失去什么步驟一樣,想著要重啟朋友圈功能,一開始以為是剛開始的決心都很強,結果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點開朋友圈的次數不超過5次(有幾次是別動點開為別人點贊),所以,那些你以為不能戒掉的事情,在不經意間就戒掉了
其次,你在朋友中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暫別之前,發的最后一條是告訴他們要關閉朋友圈了,結果只有幾個朋友過來詢問為什么要這么做,并沒有像自己想的那樣大規模被詢問,然后讓自己回歸。事實上大家都挺忙的,你關了朋友圈并沒有人在意,反正只是關了朋友圈而已,微信還是可以找得到你的。所以看來平時發的圈兒大家都很少看,點贊只是個機械的動作而已。
第三,關閉朋友圈的一個多月,工作效率的確有很大提高,把之前刷朋友圈的時間用來看電子書,看文章,看有意思的評論,構思文案等,哪怕只是發發呆,也比不停滴刷朋友圈要好很多。這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到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沒有什么臭毛病是改不掉的,也沒有什么不幸的生活是注定的,看自己想活成什么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