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6年的11月,我又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寫作群,除了周六周日,每天要寫500字,超過三天不交作業者就要被踢出群,意在培養一種寫作的習慣。
目測群友們以南方的居多,北方的相對少些,看南方的群友們現在還在曬綠草茵茵,藍天白云的冬季景色。
可我所在的吉林已經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了。近日來,天總是灰蒙蒙的,老天爺總是在下雪或是醞釀下雪的思想斗爭中煎熬,連冬日暖陽都難得一見,天地連成一色。
在10月22日當我在朋友圈曬第一場雪的時候,一位浙江的群友說:“我們這里還是25度呢,你們那邊看著好冷?!?/p>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一片藍天下,你不理解我們的冷,我也感受不到你們那邊的熱,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我們東北的冷是那種干冷,局限在戶外,屋里可是一點不冷,每年要交取暖費,由供熱公司供暖,室溫必須達到18度,洗衣服掛在室內通常一宿就干了。
在我的經歷中,冬天我呆時間較長的南部城市是安徽宿州和江蘇南京。
我畢業后在那邊實習,由于沒有供暖設施,賓館里比戶外還陰冷,有個別同學的手都起了凍瘡.
洗件衣服涼在屋里很不愛干,有奇葩同學索性一邊打開風扇吹濕衣,一邊躺在被窩里打哆嗦,現在回想起來還禁不住撲哧一笑,但確實是眼見其實的經歷。
不過放棄在陰冷的室內蝸居,閑暇時到戶外溜達,沐浴著冬日暖陽,心情還是很愜意的。不像在北方的戶外,冰天雪地中你只想快點走,到屋里就暖和了。
現在北方許多條件好的退休老人,在海南買房子,每年猶如候鳥一樣,冬去春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前提是家中人民幣要充足。
說到錢,都說北方經濟條件不如南方,攢錢也費勁??!就一個“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就需要更多的銀子支持,冬天買貂夏穿紗,全身的行頭要置辦得與時俱進是必不可少的。
家用轎車如今已經較為普及了,冬天還得買雪地胎,沒車庫至少也得租一個,要不然夜間的一場大雪,早晨清雪工作保管你上班遲到。
但你要問冬天哪邊獨好?我說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我們向往南方的溫暖,可是南方同學在第一次看到下雪,那般歡呼雀躍的樣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我們都習慣于自己的生活,哪怕他人處于水深火熱,嚴寒或是酷暑 ,你沒有經歷其中,也只是一念而過,理解一下字面的意思,不會感同身受的,只有身臨其境,才會身有感觸。
就像當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你沒有親身經歷,你就不會知道地動山搖、山崩地裂。以及那種面對死亡的恐懼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只會感慨:“真嚇人或是真慘”還會暗自慶幸,多虧沒生在那個地方。
所以南方的群友們,不要被傳說中的北方嚴寒嚇壞了,我們北方人也樂在其中!你們不妨也來北方看看這里的冰雕、還有霧凇。還可以在滑雪場盡情的滑雪。。。。
體驗一下在曠野中吶喊,說話的熱氣都要凍成白霧的感覺,然后再美美的吃頓羊肉火鍋,也很爽呢!
不管生活給與我們多少的風霜雨雪,關鍵是要有個好心情。
多積攢點人生經驗,才能死而無憾。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