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孩子從小的教育會影響以后的發(fā)展道路,而孩子的教育與父母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并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著奠基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也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最深刻,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孩子人生目標的實現(xiàn)。
包辦一切的媽媽,孩子喝口水都要遞到嘴邊,而且是孩子一個眼神,媽媽就知道要干嘛,還向朋友炫耀到:你看我家孩子想干嘛,我一看就知道。孩子都四五歲了,吃飯還是需要媽媽喂,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扣紐扣。上個幼兒園媽媽再三和幼兒園老師溝通,中午一定要喂孩子吃飯,要不孩子會餓肚子。
什么都不管的爸爸,白天上班掙錢,下班到家對孩子說一聲:叫爸爸。接著該干嘛干嘛,不會給孩子講繪本,不會給孩子穿衣服,一旦孩子在家哭鬧,就會埋怨媽媽:你怎么帶孩子的。學校讓請家長的話,如果是因為孩子表現(xiàn)優(yōu)秀,爸爸會說:我兒子(女兒)就是厲害;如果是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或犯錯,爸爸會說:孩子他媽平時帶孩子都帶不好。
不得不說,像這樣的失敗的家庭教育,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包辦一切的媽媽,對孩子包辦過多,孩子缺乏自身身體操作能力,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差,有的媽媽在孩子還沒有說出自己的需求時,直接滿足,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語言能力發(fā)育遲緩,溝通能力弱,人際交往能力差,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抗挫折能力差,自信心不足,造成孩子感統(tǒng)失調(diào),影響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而什么都不管的爸爸沒有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起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父親應(yīng)注重孩子的整體和方向的教育,雖然父親的角色和職業(yè)只能決定了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于母親,但如果連少許的時間都不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缺失了父親的角色,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勇敢、樂觀自信都會受到影響。
一個家庭中,父母在教育上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媽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影響到孩子將來成人后的婚姻是否幸福,而爸爸對孩子的行事風格、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的果敢自信方面帶來深遠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媽媽應(yīng)該放手,陪孩子成長,而不是替孩子成長,而爸爸則應(yīng)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爸爸媽媽共同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