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實際生產環境中,如何對服務器進行分區才能保證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磁盤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一個系統分區通常需要三個分區就可以了。1、一個/boot
引導分區進行系統啟動的引導操作。2、一個swap
虛擬內存交換分區,數值為物理機實際內存的1.5倍,如果物理內存大于16G時,該分區最大設置為16G或是不設置該分區都是沒問題的。3、一個/
分區也就是根分區。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再分出一個數據分區,這樣更合理的把數據和應用分開,具有良好的安全行和可維護性。今天就給出幾個經常使用的系統分區方案供大家參考。
案例一:服務器集群架構中的節點服務器
- /boot: 200M。----------------------------引導分區200MB完全夠用。
- swap: 物理內存的1.5倍。------------------當內存大于8G時,常配置在8-16G之間,大于16G就太浪費,除非你們公司是土豪公司。
- /: 剩余硬盤空間大小。----------------------只作為服務節點不再單獨分出一個數據分區,將數據放在根分區下可以充分利用資源。
案例二: 存放數據庫及存儲角色的服務器
/boot: 200M。 ---------------------------通常都是這個數值。
/: 50~200G。-----------------------------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等業務數據不放在這里。
swap: 物理內存的1.5倍。---------------當內存大于或等于8G時,配置為8-16G。
/data: 剩余硬盤空間大小。--------------單獨分出一個數據分區便于對數據進行管理操作。
案例三: 作為大型網站或門戶網站的服務器
- /boot: 200M。--------------------------通常都是這個數值。
- /:50~200G。----------------------------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等業務數據不放在這里。
- swap: 物理內存的1.5倍。---------------當內存大于或等于8G時,配置為8~16G即可。
- 保留剩余的磁盤空間,可根據今后的需求再進行具體分配。
該方案比較靈活,適合不確定需求但業務比較多的企業使用。
當然了,在生產中,還是要以實際的需求對服務器進行分區才能合理、高效的使用硬盤空間,減少成本。正所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也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分區標準。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