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到何以解憂,我最近聽到兩種聲音,如果我們想到曹孟德有一首《短歌行》,我們現在可以總結有三種。
第一種聲音公眾號文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 ? ?首先,我不是一個恨錢的人,也不是一個討厭有錢人的人。
? ? ?其次:我并不認為有錢是可惡的,沒錢是可恥的,我也渴望自己有一些錢。
? ? ?只要時代穩步發展,我們能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我們在物質的充實是可期的。當然現在富裕了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房子,車子,可以享受這個時代的好,人生也輕松的過好了。這有什么不好嗎?好像也沒有什么憂了。但如果從長期來看,還是有憂的,財富的保持,財富的增加。也是盡量要保持投資的回報率,這也是一個不輕松的工作。
第二種聲音公眾號文章:“何以解憂,唯有做大格局”,
? ? ? ? 公眾號文章:http://mp.weixin.qq.com/s/mNanideshgiqU2Ij0VT0PQ
晚睡姐姐,講的雖然是一個案例引升出來的生活智慧,
“生活是你自己的,別人并沒有義務讓你生活變得更好,可你有。你多一點豁達,就多一點快樂,你多一點計較,就多一點麻煩。所以要改,何以排憂,唯有做大人生格局,這可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你自己。”
我們平常日子,能把生活過好,就是很大的收獲。
第三種聲音曹孟德的憂,何以解憂。
? ? ?雖然曹孟德當時做為三國鼎立的一方,也在為人才傷神,縱觀那個時代與其一生,曹孟德在當時是很早就得到很多機會的人。年青時,相當于在北京一個區做一 個公安局局長。在外與四世三公的袁紹有機會接觸,商議怎么對何進,商議是否讓董卓進京,后來董卓不仁,不義,有不臣之心,隨便廢立之事。曹操當時也確實是英雄氣概,與王允等大臣密謀要暗殺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也表現了一個年青不顧個人安危為國為民的舉動。后來回到家鄉,家鄉的兄弟,有錢商家都幫他,建立了一支軍隊,后來才有18路諸侯會盟,共討董卓。才有后面的故事。
? ? ? ? 曹在想建立團隊時,也難免有如下的詩。
? ?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燕,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 他想接納人才,但也許正如曹稱的酒解憂一樣,他身邊的人才是為他解一時之憂的人才。
? ? ? ?曹在后期,也越來越像董卓了,雖然他不是逼迫漢獻帝讓位的那個人,但他所造的勢力,那種行事行經帶給曹丕的影響,也是他所影響的。正如他在選接班人其間,他讓曹丕與曹植兄弟競爭的那么激烈(可以看《大軍師司馬懿軍師聯盟》),讓倆兄弟以命相搏,曹植所作的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就是很好的證據。最后魏帝國,也是落入一個類似的家庭手中。也許正如曾文正公所說:“人德八本,習勤、崇儉、謙謹、敬恕、毋貪、去私、專一、有恒。”。一時的勤勞,一時的節儉,一時的謙虛,是容易的,難就難在有恒。
? ? ? ? 可見孟德的解憂,喝酒解憂,這個不細講,用酒精解憂,時效性有限,是一種很方式,談不到策略級別。當然孟德做詩的本意,也是人才之憂,接納人才,讓人才來為自己解憂,而且很可能自己身邊的人才只能解一時之憂。
是不是說,貴在自己解憂呢?不能這么說,應該這么說。? 自己當解的憂,自己要解,團隊當解的憂,團隊合作來解。自己的憂怎么解。
至于憂怎么解,在前面已經說過兩種聲音,私以為先冷靜分析憂的原因,不知道原因,就求助貴人,再依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在合理合法的范疇下解憂。在這個過程中,人做大格局,對自己有利,同時有方式,方法,做到有恒。做到“人德八本”,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