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伯樂采薇推薦:這是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了兒時用過的護膚品“冰棍油”。與“冰棍油”有關的往事,如暖暖的爐火般在我們眼前閃耀著。
愛吃是孩童的天性,而和冰棍兒長得一樣的“冰棍油”,則讓作者生出許多絕美的舌尖遐想,還有涂著“冰棍油”時的各種孩提趣事......其實,童年的“冰棍油”一直都存在著。
推薦理由:以“冰棍油”為線索,寄情于事,通過富有特色的細節和生活片段,輕松將讀者帶入時光隧道,一同感受神奇的前情舊事。
? ? ? 最近寫《與火有關的記憶》時,其中有寫手腳抹冰棍油烤火。主編任真老師問我:“冰棍油是什么?”這個問題像一道閃電劃亮我記憶的夜空。冰棍油真名馬牌潤面油。
? ? ? 憶起“冰棍油”,和她同時出現在腦海里的是齊天大圣孫悟空。這風馬牛不相干的兩樣東西何以有緣分呢?這都要怪那供銷社。小時候買那“冰棍油”需出大院門,直向南走,過小樹林,上個坡再拐彎就到了供銷社。
? ? ? ? “供銷社”實在太古老了,已經完全消失在世界上了。當年,在西邊黃漆柜臺,林林總總的雜物擺在一起,其中卻有書,不多,十幾本。二年級的我隨母親進來,突然發現,盼望已久的兒童版《西游記》!當時它頭頂手電筒,腳踏衛生紙,歪在鞋架子上,像虎落平陽被犬欺。母親掏錢買下了書。從此我就得意起來,天天給小朋友講《西游記》,孫大圣的“72變”,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我常和小朋友一起歡天喜地“變”一路。多年以后,我成了專門講繪本故事、教繪本繪畫、繪本寫作的老師。因寫冰棍油而想起孫悟空,實在是有因緣,二者都來自那家供銷社。
? ? ? 母親打了醬油、倒了醋之后,會給我1毛錢去買“冰棍油”。它起什么名字不好,偏偏起這個讓我流口水的名字!而這個名字,居然在我們那一帶廣為傳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要知道冰棍,是當年夏天里的最佳美食,只有之一,沒有之二,如同王冠上的寶石閃閃發光。“冰棍!奶油冰棍!冰棍!小豆冰棍!五分錢一支!”街頭的大爺大媽,推著自行車或小轱轆車,車上放著帶蓋兒木頭箱子,舍不得刷油漆,里外都糊層報紙,用舊棉布縫著小棉被,蓋在冰棍上。賣冰棍的聲音悠長、悠長地鉆入耳朵時,我定會朝那喊賣的大媽大爺瞅兩眼,瞅他們從箱子里拿出冰棍,遞給奔跑而來遞硬幣的小孩子。天空格外湛藍,云朵格外潔白,陽光下那些賣冰棍的老人家,黧黑的面孔;那些買了冰棍盡情舔吃的小孩子,就像多年以后我在北京蓬蒿劇場看話劇時,聚光燈下產生的舞臺效果,長久地刻在我的記憶里。我默默地瞅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想象著此刻冰棍含在嘴里,冰甜爽歪歪的滋味,但這想象超不過2秒鐘。母親常年嚴格管教,導致我對零食產生了心靈自衛,類似“麻木不仁”。但在長長的一年中,我會有兩次得零花錢,一次是開3天運動會,一次是“六一”3天,演節目、看電影與春游。我每天能夠有五毛錢,大大方方吃冰棍和零食。山楂冰棍最酸甜可口是我第一心愛;奶油冰棍濃濃的奶香加上冰味兒,解熱解渴,別提多美!開運動會比過六一更自由,所以我這類非運動員,每年的三天運動會相當于兒童狂歡節,最熱心去做的,不是去看運動,而是和同學搭幫去買冰棍、五香瓜子。我恨不得天天過兒童節,天天開運動會,童年的幻想,要是能夠實現該多好。
? ? ? 好吧!我解釋清楚了,兒時的極頂美味——冰棍,何以成為? “冰棍油”讓我記憶深刻的最為必要的理由。真氣人!也不知誰,給馬牌潤膚油起的這外號,讓小孩子流口水!頂著刺骨的風雪,被火爐烤得熱乎乎,我抱著腳丫子呲牙咧嘴,邊擦“冰棍油”,邊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冰---棍”的時候,內心多么盼望夏天快點來,快點來,哪怕只有短短2個月,我有兩次吃冰棍的絕美機會!
? ? ? ? 這內心雪白油潤,外包著一層透明塑料膜,上面印著小小的紅字,散發著奶甜香的“冰棍油”喲!它偏偏長短粗細恰到好處,潤厚而滑膩,我抹在手腳裂口處,它妥帖地鉆入傷口,溫柔地覆蓋住我的皴裂的手腳。火爐逐漸烤化了油層,手腳變得熱乎乎紅彤彤的,油逐漸滲入皮膚,熱辣而微痛,皮膚呈現出油潤潤的光澤。傷口雖不能馬上愈合,但已好受多了。
? ? ? ? 漫漫長冬,除了手指裂,我的手背也依然會皴,手背布滿了微小的裂口,癢絲絲的疼。擦“冰棍油”之后,我再去上學,每次削鉛筆后,手背就黑膩膩的,讓我越看越丑,恨不得把手揣兜里去,還非得回家用熱水,才能洗干凈。這讓我疑惑很久,才想明白,是鉛筆芯粉落在手背上,沾在“冰棍油”上了。
? ? ? “冰棍油”的存在,還讓我想起冬天的美麗冰花。盡管家里是雙層玻璃窗,但酷烈的寒風,在每一塊玻璃上秘密作畫,作出的畫,往往是抽象畫和半抽象畫。我常常觀察,想象其中藏著的秘密。五年級第一學期的冬天,我寫了一篇觀察冰花的日記。毫無例外,手指尖裂開血口子,手背皴滿血口子,就連同手掌側,也同樣是血口子,密密麻麻,口子不大,生疼。于是親愛的冰棍油,在手上擦得又厚又膩,抓筆寫字時,無法避免地蹭在紙上,東一道西一道,我哪里有耐心再重新寫?老師沒嫌我的紙蹭臟,居然大聲朗讀這篇日記,親手抄在后黑板上,號召全班同學學習。開家長會,老師又特別表揚我,家長們都去后黑板前讀我的日記,母親被圍在人群中喜滋滋,特別有面子。
? ? ? 日日抹著“冰棍油”,聞著它的甜蜜奶香,它又偏偏長相玲瓏,我恨不得咬它一口嘗嘗。三年級的寒假,我忽發奇想,試試做“冰棍油”。為什么不開發一種新型“冰棍油”?不光能抹臉擦手,還能吃,一舉兩得那多好。帶著小妹妹每天過家家,我總要有點發明創造。鑒于冰棍油是凝固的,又是雪白色,我去窗外,舀了一大勺新落下的雪,眼見雪進屋,要慢慢融化,我急中生智,去儲藏室舀了一勺子豬油,和雪花攪和在一起;然后呢,肯定而且當然,必需有甜味!我又踩著板凳,去夠高處架子上的罐子,偷偷舀了一大勺白糖,進行攪拌;但小鐵皮碗里的“冰棍油”,還是不像真的,雪花融化了,白糖融化了,想把豬油攪和開,但是凍豬油根本不聽使喚!我再次靈機一動,把鐵皮碗放在爐盤上,熱乎乎的爐火烤熱豬油,眼看要化了!我又溜到儲藏室掀開母親的面缸,抓了一點珍貴的白面,攪和進去,又舀一勺淀粉,攪和進去,又偷了一顆雞蛋加進去,還從奶粉罐底刮了兩勺奶粉……可想而知,左攪和右攪和,混在雪水、白糖水、奶粉汁、豬油湯、雞蛋液里的面粉和淀粉,被我攪和加揉捏,即使端出去凍了,也不過是個凍硬的棒棒,完全不像 “冰棍油”那么瓷實滋潤!試制失敗了,怎么辦?趁老媽下班前,我趕緊把假冒偽劣的“冰棍油”直接放在爐盤上烤熟后,掰兩段,和小妹妹分開吃了,居然還挺好吃的。但是,令人沮喪的是,整個童年我偷偷實驗過不下100個方案,也沒能成功造出可以吃的“冰棍油”。?
? ? ? “冰棍油”在我家窗臺上牢牢駐扎了許多年。一想起它,就想起風雪茫茫的漫漫寒冬,想起兩只凍僵的小手拼命搓,也搓不暖和;想起手背皴裂得像塊老羊皮;想起兩腳凍得沒有知覺,拼命跺。與之有關的細節里,還有年輕時代的母親。每天出門上班前,她要照照鏡子,梳梳頭發,拿起冰棍油稍微涂抹一下手,再開門踏進冰天雪地去。母親有愛美之心,可是她壓抑了種種愛美需求,從來沒有給自己買過面霜,冰棍油居然是她唯一沾過的“化妝品”。后來許多年,我給她臉上擦潤膚油,她掙扎著不樂意,擰著眉毛瞪著眼睛,推開我:“起開哇,我不用。”品質多好的潤膚油給她,她放著不抹。如今想起這個細節讓我很難過。
? ? ? 我是什么時候離開“冰棍油”的?在北京上學第一年,我勤工儉學,給一位83歲的老奶奶當小保姆賺生活費。我幫她洗漱、洗衣服、搞衛生、買菜做飯。手指一沾冷水,裂口的記憶又恢復了。身邊的北京超市不賣冰棍油,我忘記從哪兒學了一著,手上裹一層塑料袋,再戴上線手套,睡覺也不摘下來,手被捂出汗,裂口自然就愈合了。
? ? ? ? 三十年過去了,家里發生了多少悲歡離合啊。冰棍油早已退出我的生活與記憶。我已經30年沒有見過“冰棍油”,恐怕已滅絕了吧!又想到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淘寶,僥幸一搜,冰棍油居然還存在著,形狀包裝和從前一模一樣!價位依然那么低廉。我小時候,一棒冰棍油1毛錢,現在呢,不過5毛錢,時間已經過去了30年!我驚訝,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時間停滯了嗎?我又找到時光隧道的入口奔進去了?那股奶甜香又撲鼻而來,我淚眼朦朧。?
? ? ? 童年的冰棍油一直存在著。它存在著,意味著這個世界需要它存在。內心對于老國貨的存在,充滿了無比敬佩。我的好奇心膨脹,“冰棍油”存在了80多年?第一代制造的工人恐怕都100多歲了。在漫長的80多年里,是否遇到很多、很多磨難與風雨?
? ?
? ? ? ? 我扮演福爾摩斯探案,追查到的“情報”如下:
? ? ? 上世紀30年代,一位德國人在青島建廠生產馬牌油。1988年前后,達到了輝煌歷史的頂點,年產500萬支。1998年因市場傾軋,全面停產。2003年6月,經過股份制改造,馬牌油復活。試產當年,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銷售量達到700萬支。它的品質效果,絲毫不弱于高檔化妝品,還可避南方稻田里蚊蟲和螞蟥的叮咬,這使它打開了南方以及東南亞的市場。
? ? ? ? “馬牌潤面油”的前世今生,像一部精彩小說一樣。任真老師問我的那個問題,是一把打開時間隧道之門的鑰匙。最讓我高興的是,下次再去南方,“冰棍油”可以當我躲避蚊蟲叮咬的護身符。已淡忘的前情舊事,并非都是過往云煙。
2022.1.21寫于夏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