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幸福嗎?
我站在陽臺思忖這個矯情的話題。不由地想起了曾經學過的一篇埃林·彼林寫的文章《幸福是什么》,一個村子里的三個小牧羊童他們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個已經不噴水的老噴泉,他們把它清理成一個小井,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文末說: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讀到這句話如視至寶,一天下午在割(牛)草回家的路上我便問起我伙伴,幸福是什么?他的答案我記憶不起,那時雖然不懂其中深義但我給他說了那句話,現在或許他也記不起來,可能當時就話被清風吹散在山間。我覺得幸福是一種愉悅的心理(情緒)體驗,在那一瞬間你感到無比輕松,世界五彩斑斕,生命充滿了意義。幸福很簡單,不是像化學反應一樣要滿足某些條件才能發生。只要你熱愛生活它就伴隨著你。如果你非認定要達到怎樣才能如何,等你準備好了,早已人去樓空,就現在,不要遲疑。??
?“幸福要靠勞動”說的是創造幸福,勞動能使你達成愿望。在勞動中,你能體驗從無到有的過程,明白事物的細節和規律、收獲創造和克服困難達成目的的成就感。沒有勞動的生命無趣的,行動能給你帶來快樂,在做事情中能實現你的價值。在行動中能給你帶來從未有過的新鮮體驗,不斷給你帶來生活中的“第一次”打破原我,勇敢地邁出步伐積極迎接每一天。每一個人平凡的日子都充滿著打開幸福大門的美麗機遇。
生活原本真實、簡單,一天天的忙碌的生活,日復一日漸漸迷失自己,渴望尋找真實的自我,哪怕只有一刻,但時間之流不曾停歇,過去成了曾近,現在也將成為歷史。在生活里我們會扮演諸多角色,如果盡其所能承擔責任、履行義務,那就是行走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人,可不是那么好當的,植物也有自己的使命。人,首先得作為生物個體生存下來,才能提及精神追求、發展創造。對于前者有些人窮其一生精力以求存活,貧疾相交致其艱辛不堪,如果今天的狀況有所改善,他們便在造物主面前認為是得到了庇佑,此種幸福在對比中尤能被制造;如果你有自己的信仰、目標,有權利和能力去追求夢想,那你是幸福的幸運者。
談到做些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不僅是你能力的體現,亦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你做的事情能讓其他人因此受益,這是讓你充滿價值感和成就感的幸福。把焦點放在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d)你便能收獲最大的滿足。到眼前,我是幸福的。此刻我能思量這廝,思想獨立、靈魂自由,雖有所求,亦不為所羈絆。現在想起來以前還是有點苦,但當時卻絲毫沒有抱怨,只道是尋常,因為周圍的人都是這樣。安排做什么就去做了,別人能做我也能做,或許努把力我能做得更好一些,但是偶爾也有傷痕累累的違和感,,那些日子是最自然、最珍貴的歷程。
如果早上醒來發現你還活著,那的確是一件鼓舞自己的事情。看到別人的東西失去或正在失去,就得看看自己的是否還在,不要早知道、不要如果。珍惜、感恩每一天,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去做一些奇怪事情,去愛一些獨特的人,去聽一些與你無關的故事,去嘗試些怪異。
是夜,幾陣微風襲來,略感涼意,遂轉身進屋安然睡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