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如果想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就請你行走在課改的路上。
她,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善于研究,勇于創新,率先課改,開始在課改的路上摸索前行。她,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她挑選出幾名優秀的學生作為組長,把組長培養成自己的得力助手。劃分好小組,變“排著坐”為“團著坐”,把手中的權力交給了學生。剛開始孩子們覺得這樣坐很新鮮,他們運用小組學習的勁頭很大。學生圍著坐了兩個星期,她發現班內學習紀律不如以前了,因為孩子們對面而坐,在方便學習交流的同時,也方便了他們“東拉西扯”。她的搭檔建議讓她把桌子拉回原位,可她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課改才剛剛起步,她選擇了堅持,她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于是她想出了激勵小組學習的方法,又給小組的成員每人授予一個“官銜”,管理桌面上物品擺放的叫“桌長”;管理學習紀律的叫“旅長”;管理小組衛生的叫“片長”······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課改剛剛進行了兩個多月就迎來了本學期的期末考試,可謂有得有失,她班的學習成績由全區第一名變成了第四名。但是她沒有后悔,因為她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學習的能力提高了,管理能力也增強了,孩子們變得更加自信了,孩子們也喜歡上了這樣的課堂??蛇@時家長的質疑,讓她又猶豫了,家長的片面理解,課改路上的艱辛,讓她感到前方一片迷茫,,還有她的學生該升入六年級了,她擔心自己的課改會影響到孩子們畢業考試的成績,還可能會招來家長的更大質疑……正當她在課改路上徘徊時,新區開始了全方位的課程改革,倡導高效課堂,推行“五步三查”課堂模式。這對于她來說好似雪中送炭,讓她重新有了勇氣和信心。于是,她拋開了一切顧慮,課改路上她繼續前行。
因為她有了兩個月的課改經驗,深知課改之路并非平坦。所以她非常珍惜每次培訓的機會,認真聆聽專家的報告,深入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虛心向培訓她們的老師請教。她覺得每次培訓都是在課改的道路上安裝了一盞又一盞的探路燈!不但給她指明了方向,還給了她前行的動力!也許是她在課改方面善于探究,敢于實踐,她成了學校重點培訓對象之一,每次學習后還要要承擔起復制培訓的任務!所以她每次都反復推敲每個環節,認真研究實施的方法,仔細思考怎樣做能讓效果更好,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更適合她的學生。就這樣反復實踐,大膽創新,面對課改她信心十足,不但有了理論的支撐、團隊的力量,還有了專家的引領!
從小組建設開始,她把原來的六人組變成了八人組,并且每四個人為一小組,分為A組和B組,因為她們班額較大,專家建議她們采用“大組套小組”方法,小組成員的位置是固定的,他們的編號卻是流動的。每個小組的組員分別來自不同的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是按照學習成績,能力大小依次劃分的。這樣劃分就符合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小組分好之后,她開始對小組長進行手把手的訓練,力爭讓每一個小組長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為她知道,小組長的力量絕不可忽視,那可是一個個小老師??!然后效仿壽光學校推崇的儒學教育而為小組命名為“敏而好學”、“溫故知新”、“誨人不倦”等。她提議用錦和小學的“和諧”為主題給小組命名,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風雨同舟”等。完善小組文化的同時,她還為“高效課堂”專門設計出一些班級口號,在上課開始和結束時讓同學們大喊口號,振奮士氣。如“打造高效課堂,我們五班最強,只要堅持不放,明天燦爛輝煌!”“高效課堂,形式多樣,要想成功,堅持不放”。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要調動小組所有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小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開始她們用的是指導老師提供的小組評價表,使用過程中她發現記分員在一節課上要不停地記分,嚴重影響了記分員的學習。她就開始對評價表進行研究,改進、試用再改進再試用,直到能用一張評價表可以監控所有小組和每個組員,一周總結一次,既方便又實用。通過的她的努力、實踐、改進,小組評價表起到了促進小組所有成員學習的積極性的目的?,F已在全校推廣使用。
導學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載體,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支點。作為年級備課組長的她敢于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她帶領大家一起研討,決心探索出適合她們自己學情的導學案。在她和備課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她們精心設計出了不同課型的導學案,基礎課的導學案、展示課的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制從開始的流程模后來升級到學科模,現在已完全走出了模式。她們年級組用的每一份導學案都凝聚著備課組成員的心血和汗水!目標的設定要符合總課標和學段課標的要求,學習過程要遵循把知識問題化的原則,達標檢測要真正起到反饋的作用。如今她們備課組每個成員都能獨立設計出高水平的導學案了!
“五步三查”的高效課堂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由“教”中心和“師”中心轉向“學”中心和“生”中心。說起來很簡單的兩個字“五步”,每一步都很難邁入的,“獨學”有獨學的要求,“合學”有合學的規則,“群學”有群學的規定,“展示”有展示方法,達標檢測還要及時的反饋。她把小組長訓練成小老師,然后讓小組長訓練自己的組員,之后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讓優秀小組在全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就這樣她的學生是最先熟練地運用“五步三查”課堂流程的,并且流程能夠自動化。她帶領孩子們慢慢享受著“入模”、“固?!钡健俺瞿!钡恼麄€過程。尤其是她獨自研究出的復習課流程,獨學、幫學、抽題、預展(篩選組內同學做錯的地方)展示、質疑、補充。通過實踐和創新,現在她班只要上試卷講評課已經不需要老師了,無師課堂不再是夢。
課改的路上她雖然歷經磨練,卻也讓她不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她收獲了一路的芬芳。
在學校全員賽時,因她的學生表現出色,她取得了學校第一名的好成績。之后學校安排她上了一節示范課,效果甚佳,得到了進修學校王長麗主任的贊許。在教育開放日活動中,她承擔縣級觀摩課任務,得到二十多位觀課領導的一致好評。在今年的3月份省特級教師送課下鄉時,她承擔配課任務,運用“五步三查”的課堂模式,效果顯著,得到了安陽市教研室主任的贊同。在4月7號舉行的全區高效課堂完型課活動比賽中,她代表錦和小學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參會專家當場宣布錦和小學課改已成功轉型。
走在課改的路上,她堅信高效課堂就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走在課改的路上,她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她一定會和她的團隊繼續前行的。
課改之路漫長,但她堅信路的前方定是一片盎然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