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桂月,季惟齋先生與若谷學社諸友游武夷紫陽樓九曲溪,作長篇古體,漁樵子扶醉步韻,岑陽蘇大平、浦陽陳檀溪先後倡和,洵稱一時風雅,應物詩社特裒爲一集,以饗諸君。
攜若谷學社諸友謁武夷五夫朱子紫陽樓遺址並游九曲溪
重嶺丹霞屯,緬惟太一德。
氣聚繇真意,運轉任剛克。
吾儕應德星,逸躅萃南北。
俯躬吸靈泉,丘園盈粟稷。
不期羲皇人,共此雞犬域。
正襟躋晦堂,入暮坐玄默。
昔慕劉屏山,今坐屏山側。
考亭真卓夫,斡旋瓌偉力。
禮俗為一轉,性道鑿窒塞。
上學而下逹,秉彝屬天則。
遑遑歷崩壞,囂囂孰能識。
既醉忻此夕,舉爵吾之職。
率性無薄厚,何恤分孔墨。
天竺來辯才,洛沂奔轍軾。
返駕宿仙都,萬象同隱息。
翌晨道契闊,賡和忘飲食。
洪荒乘輕筏,山靈詎藏匿。
千峯來磅礴,九曲貫神臆。
天機雪浪中,赤足寒玉逼。
人號無懷氏,地即華胥國。
渾噩無可言,欸乃一綠極。
剎那三日盡,別期亦悱惻。
但懷蒼生心,莫泫兒女色。
寄語再逢時,摶搖倚鵬翼。
與諸友謁紫陽樓
步惟齋兄韻
稿/漁樵子
大漢阼既堙,幾曾緬至德。
六經久陵遲,彝憲失柔克。
九畡常割裂,雑説衍南北。
微言蟠於泥,儒林慨黍稷。
人心蔽詭道,斯文播荒域。
瓦釜雷虺虺,黃鍾寢默默。
紀網欲凋蔽,學術汩危側。
紛糾誰條貫,久待賁育力。
猗歟晦庵志,亹亹秉淵塞。
師承軌二程,鵝湖鑄一則。
索隠竆浩袠,探賾開玄識。
覃研泣鬼神,登庸非袞職。
發矇炳武夷,論著蔚文墨。
躬脩漸臻聖,累葉得閭軾。
有明恢華夏,馳譽迺不息。
配享敵尼宣,爾來薦血食。
黼黻藻文治,令淑焜潛匿。
卓爾堪具瞻,吾儕貫胸臆。
榱桷雖惟新,薄涼時已逼。
幽徑悲式微,何經彌邦國。
白駒在幽谷,矧曰攢皇極。
周道既坦蕩,愷悌何哀惻。
山光倏已沉,蒼茫入暝色。
西風已藉甚,南鵬未振翼
步惟齊夫子攜若谷學社諸友謁武夷五夫朱子紫陽樓遺址並游九曲溪韻而自抒懷
涔陽蘇大平
瞻彼郁陵屯,緬此有立德。
圣賢傳經意,任重弘毅克。
昊宇列宿星,道統乃自北。
二程涵淵泉,闡揚重社稷。
何如君子人,時或蹈疑域。(蘇東坡嘗譏嘲程子諫仁宗春日折柳等事,是于二程有疑焉。)
今日登斯堂,遙想感默默。
松櫪滿秋山,宛轉曲江側。
大化及匹夫,微妙藉真力。
至公稱旋轉,惑焉無由塞。
寓理廓通逹,千載循定則。
國維數漓壞,秉靈迷知識。
喈喈風雨夕,二三子失職。
天地滋薄厚,宇宙變素墨。
堪嗤小儒才,遵駕且憑軾。
吁哉升仙都,瞰海長運息。
眼底波瀾闊,對案不能食。
既濟當舍筏,忘情性命匿。
群生被磅礴,蕩蕩坦胸臆。
我亦慕執中,顛沛何相逼?
向聞漆園氏,達生耽樂國。
愿隨襲卮言,漫漫顧四極。
崦嵫羲和盡,臨風生惻惻。
百年求放心,片刻委顏色。
暮光蒼茫時,六合歸群翼。
惟齋攜若谷學社諸友遊九曲溪賦長詩一首予乙酉歲亦嘗謁武夷精舍因步其韻兼懷舊事
浦陽陳檀溪
九曲雲雷屯,經綸述祖德。
秋水味澹如,沈潛從柔克。
明招傳文獻,麗澤映南北。
從來疏鑿手,匹儔益與稷。
格致在尋常,積健徵聖域。
思者不可見,毋寧處以默。
昔余慕吉父,數過橫山側。
躋登無捷經,平實尤得力。
摩蕩安時位,抱素計通塞。
萬化元無定,榮枯皆天則。
顧念磨磚徒,一鑒安能識。
結習初脫落,朝夕樂其職。
煙雨濕巖花,罷棹尋題墨。
謗譽傷磨羯,身宮同愈軾。
的皪看疏英,坐久百慮息。
既為隱淪客,還共山人食。
敲子過中盤,白日忽西匿。
山水引遐想,和句吐胸臆。
豁然見平川,又被霜華逼。
道戰決癯肥,文心能活國。
猶記鐵笛亭,隱求思何極。
梨渦如歸對,中心仍惻惻。
此事不須諱,光風有霽色。
他日歸林下,對客解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