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田燕長
? ? ? ? ? ? ? ? ? ? ? 作者:何家剛
在湘楚大地,柳城沅水河畔,排云閣碼頭,活躍著這么一支隊伍--------“常德市武陵區冬泳愛好者協會”。這支隊伍原本是一些喜歡游泳鍛煉,有著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他們自由單干,不懂游泳知識和自身防溺水救援常識,不會自救和救人,經常發生抽筋、嗆水、溺水事件。
田燕長,一個個子不高而身體健碩的中年漢子,黝黑的皮膚下蘊藏著一個充滿仁愛的紅心。慈眉善目,和顏的外表中集聚著滿滿的正能量。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北京市業余體校擔綱游泳教練,大家親切的叫他田老師。退休后,他和眾多的游泳愛好者們一樣,集聚沅江,享受著沅江母親帶來的健康和快樂。
然而,2013年的一天早晨,泳友們在沅水中撲騰,歡快的戲水,一泳友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暈厥,情況十分危急。眾泳友措手無策,只知道狂呼亂叫。不遠處的田老師憑借他過硬的游泳技術和救生本領,迅速把患者營救上岸并送醫院搶救,使這位泳友轉危為安。
通過這件事,田燕長清楚的意識到,眾泳友必須掌握過硬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本領,這樣才能自保和救人。為了方便教學,他和幾個熱心泳友牽頭,成立了“常德市武陵區冬泳愛好者協會”,這樣,我們的泳友就有了一個家,一個學習和娛樂的場所。
田燕長經常聽到有婦女兒童因不會游泳而溺水身亡事件,他明白“防范不如疏通”的道理。于是他主動擔起義務游泳教練這份職責,免費為市民教學,分文不取。每年教會婦女兒童游泳者數十人,而今他的弟子已逾千人。如果你想學游泳,可去排云閣碼頭找他。
我們協會的泳友游泳技能提高了,自救和救人的本領增強了。田老師卻站在另一個高度思考著更廣泛深遠的問題:每年暑季,沅水河有成千上萬的游泳者,他們的安全怎么才能得到保障?于是他找到協會會長蔣俊和幾個副會長商議,能不能發揮我們協會擅長游泳和救人的長處,成立一個水上愛心救援志愿服務隊?幾個人一拍即合,當即在協會群宣布想法,沒想到響應者云集。于是“常德市紅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務隊”誕生了。
“救援隊”成立后,田燕長一直默默付出。為了防止學生溺水,他積極聯系學校,讓“救援隊”防溺水知識走進學校;積極參與紅十字會和協會在詩墻公園舉行的向市民防溺水知識、急救與家庭意外傷害知識的宣傳活動,言傳身教;他指導救援;他培訓救援隊員,讓每一個志愿者都懂得救援常識;在他的指導下,“救援隊”所做的成績有目共睹。
田燕長,環境保護捍衛者。在每次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總是吃苦耐勞,奮勇當先,我們沅水這么美麗,這一大批環境捍衛者功不可沒,田老師也是其中一個。
每次協會和“救援隊”的水上活動,田老師總是自覺的擔起救護義務,挽救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2017年5月28日,常德市武陵區冬泳愛好者協會部分會員參加“第23屆三門峽國際黃河文化旅游節”,在十公里暢游黃河的活動中,田燕長主動殿后擔起整個隊伍的安全防護工作。暢游途中,發現有一泳友體力不支,正邊掙扎邊呼喊救命,田老師飛速上前,將他拉扯上岸交給救護醫生。之后又躍身入水,奮力向前游去,去保護其它泳友的安全。
2017年9月10日,協會部分成員到瀘溪參加12公里沅水馬拉松游泳活動,田燕長象往常一樣,擔負著隊伍的安全防護,一直陪伴游在最后的泳友。當游至約5公里的地方時,見一泳友抓著已經泄了氣的跟屁蟲,滿臉漲紅,大汗淋漓,大口喘著粗氣,幾乎失去知覺,情況十分危險。田燕長飛速游到他身邊,運用自身過硬的救生技術將其托起。此處地勢險峻,河水湍急,田燕長憑一己之力很難拖動該泳友,只得邊救援邊大聲呼救,然而眾泳友已向前游了很遠,田燕長憑借頑強的斗志和堅韌的毅力硬是將該泳友拉扯上岸,然后運用急救知識進行急救。這時救援船已經趕到,幫助救助泳友。此時田燕長已經精疲力竭,喘著粗氣,嘔吐不止??伤睦锵胫倪€是其它泳友的安全。他休息幾分鐘待身體稍著恢復,立馬入水去追趕其它泳友。
田燕長還經常救起一些不知名的落水者。他的為人,他的事跡,只要您到沅水河邊打聽,沒有人不豎起大拇子稱贊:“好人田燕長!好人田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