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從唯一一個雞娃媽媽圈看到,大家都在談如何護眼,有位學霸媽媽把護眼這件事研究的清楚明白,還分享給大家。于是我也買了本掃盲書看起來:梅穎的《兒童近視防控——從入門到精通》。看完總算有點明白:近視是怎么回事,視力化驗單上的數字代表什么。在定期驗光查視力的基礎上建立孩子屈光發育檔案預防近視更好,更有利于家長把握問題,做好防控。
首先,為了方便大家,我先科普一下眼的結構,和近視原因。
眼睛由角膜、睫狀肌、玻璃體組成。角膜、晶狀體都有個最佳曲率的指標,玻璃體最后端到角膜最前端的距離為眼軸。
近視按照成因劃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屈光性近視是角膜曲率過大造成的,角膜曲率在3歲以后基本不變,但可以通過手術或戴鏡來調節;軸性近視是眼軸過長導致的,正常孩子在8-14歲期間眼軸在22.7mm左右。
近視按照度數來分,為一般近視和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為高度近視,會誘發很多眼底疾病,需要密切關注,少劇烈運動,定時監測眼底病變,總之是挺恐怖的。尤其是8歲之前孩子就初發近視的情況,以后近視發展的速度也會更快。我的孩子剛剛幼兒園畢業,現在周圍戴眼鏡的孩子還不多,但已經開始有了。
其次,還沒發展為近視之前,怎么預防。
有三點需要注意:第一,早睡。第二,多戶外,一天至少兩小時。室內用高亮照明,也是模擬戶外的意思;第三,近距離用眼一段時間就遠眺(看6米以外)。解釋一下,第一條跟晚上身體分泌褪黑素有關,晚上9點盡量上床,激素的分泌對預防近視有幫助。第二條,戶外,運動分泌多巴胺,戶外的光線強烈,有個指標叫10000lx,就是大晴天樹蔭下的光線強度,或者陰天的光線強度。多巴胺可以預防近視發展,光線強也可以。還有個概念,就是即使戶外不運動,在看書,看iPad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第三,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造成晶狀體(睫狀肌)調節滯后,導致物象聚焦于視網膜后形成遠視性離焦。而這會加快近視發展。那么間歇性的看遠可以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所以,孩子做作業不是專注時間越久越好。每20分鐘眺望6m以外20s可以預防近視。
但是,戶外活動有預防近視作用,確無控制近視進展的作用。所以我們只能在近視發生前做充分的戶外運動,最大限度預防或推遲近視的發生。
最后,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為了防止出現孩子已經近視嚴重了家長還沒發覺,還有醫院的驗光結果看不懂,需要控制用眼的時候麻痹大意,就需要家長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屈光發育檔案主要關注三項指標。因為造成近視是由眼軸增長、角膜曲率陡峭化、晶狀體(睫狀肌)屈光力下降三者不同組合變化決定的。其中,眼軸是決定屈光狀態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通過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來追蹤這三項指標的發展情況。
這三項指標隨著孩子成長如何變化?
? ? ? 角膜曲率不考慮,因為3歲后基本不變。 眼軸從3-14歲只增長1mm,14歲達到成人水平。所以成長過程中眼軸是不斷變化的,需要定時監測。而晶狀體也是個變量。有個公式可以帶入年齡計算出調節能力,年紀越小調節能力越強。測量眼軸相當于測量身高,而晶狀體調節相當于給孩子穿上不同厚度的高跟鞋,正常8歲孩子的調節量在13D,相當于有13雙不同高度的鞋。為了消除這個變量,我們要給孩子驗光時散瞳,相當于給孩子拖鞋測量裸高。
? ? ?關于驗光散瞳有個誤區,醫院驗光不代表配鏡度數,不能拿去配鏡。眼鏡店的電腦驗光度數和醫院驗光度數也沒有可比性。為了方便追蹤,盡量選擇一家醫院每半年驗一次。
那么檔案要記錄什么,醫院的驗光結果怎么看?
如表所示,3歲開始,每半年做睫狀肌麻痹驗光(就是眼科醫院散瞳后驗光)。連續動態的記錄有利于家長看清趨勢,畢竟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操心呀,不能完全依靠醫院。
檔案解讀:
1)球鏡角度就是散瞳后驗光度數,或者睫狀肌麻痹驗光屈光度,或者簡單表述為屈光度,都是一回事。
兒童幼年屈光度為+,即遠視,這是為成長造成的眼軸增加的一種儲備,隨著開始發育,眼軸增長,屈光狀態從近視向正視發展。如果孩子提前吃完儲備,出現儲備不足,家長就要警惕,即將出現的近視。
屈光度參考范圍:3-5歲:+1.75-+2.00D(200度的意思);6-8歲:+1.25-+1.50D;9-12歲:+0.75-+1.00D;柱鏡(散光矯正)<0.75D。
儲備不足表現為:屈光度小于等于0.75D,大于0.5D,而裸眼視力正常,這時就要關注孩子視力發展了。
已經近視的孩子,又分普通和高危,屈光度小于-0.5D,每年進展小于0.5D為普通,必要時干預。高危是8歲之前就近視,每年進展大于0.75D,就必須矯正干預了。
2)眼軸和角膜曲率
眼軸超過26.5mm,患高度近視風險大。
年紀小時,眼軸增長帶來的近視進展小,年紀大影響大。
看一組測量結果:
驗光:OD(右眼):-2.5DDS——1.0;OS(左眼):-2.5DDS——1.0
眼軸:OD:22.3mm? OS:22.2mm
角膜曲率:OD:49.5D OS:49.5D
結論:短眼軸+高角膜曲率形成了近視。
還有一種是長眼軸和低角膜曲率形成的近視。這種情況角膜曲率會掩蓋高近視表象,眼底問題可能被忽視。
總之,不能光看眼軸,要跟角膜曲率一起結合,還要考慮屈光度的儲備量問題。
這本書還有一半,下次跟大家分享控制近視的策略,以及我搜集到的近視數據比對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