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標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階段學習小結
一、課程性質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
二、課程理念
? ? ? 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一步強調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與發展。發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數學教學并不需要很復雜的東西,作為教師首先讓學生掌握基礎,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取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 課程目標及核心素養
? ? 在數學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這就需要我們去挖掘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聯合,學以致用。
小學階段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
1.數感(數的意義,順序和個數,估算,規律)
2.量感(直觀感知,合適度量單位,單位轉換,度量工具)。
3.符號意識(數量關系一般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符號。
4.運算能力(運算策略,一絲不茍和嚴謹求實的態度)
5.幾何直觀(建立形與數的聯系,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例如畫圖)
6.空間觀念(感知,想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7.推理意識(找共同點)
8.數據意識(用數據說話)
9.模型意識(用模型理解概念)例如二年級學習鐘表,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做鐘表模型來體會時分秒的概念。
10.應用意識(用數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