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年過30且已婚已育的我,已經不再稀罕青春偶像里的那種很創意很驚喜很感動的浪漫事了。
回想起來,婚后做過的最浪漫的一件事,是孩子一歲多的那個夏天,我們讓外婆在家看著孩子,夫妻倆凌晨四點從家里出發去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風景區,爬了一個多鐘的山看了一場日出。
前幾天收到了先生送的一支口紅,還有一套保濕乳液,說是給我的七夕禮物。那是上周某個夜晚散步時,我說了句:下周一七夕。他就放在心上了。如果我不說,他準忘記。
都說雙魚女天性浪漫,在我這里倒也還算好。你送我禮物我當然開心,不送我也沒什么想不通。
關鍵在于,我想不想收。
我想收禮物和鮮花的時候,我也不用等著你給我什么驚喜,開口要便是。
不想收的時候,我自己都懶得記什么日子。
婚前婚后的待遇絕對會有所不同。
婚前,男人巴不得多些節日有理由約會送禮增進感情。
婚后,呵呵,婚前追你心思耗盡,現在結婚了,他只想讓腦子歇歇。
所以,我也不太糾結他還是不是像以前那樣小心地記著我的生日,每個節日,我們的紀念日,給我送花送禮寫卡片之類。
因為當我很肯定他足夠愛我的時候,其他那些特定日子的儀式感就不那么必不可少了。
也許這就是某些人眼里不屑的老夫老妻,沒有激情了吧。
沒有激情,不再浪漫,感情開始寡淡疏離,這是很多人對老夫老妻的理解。
- 02 -
沒激情的婚姻到底是什么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事,讓年輕人望而生畏,心生鄙夷,聽著就覺得沒趣?
記得上心理學課程的時候,老師特意讓我們區分了 “激情”和“心境”的不同。
激情是一種爆發強烈而持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和持久的情緒狀態。
都說婚后愛情就轉化成了親情(嗯,其實我并不完全認同),如果愛情是強烈如電光火石的“激情”,那親情還真是如一種平靜卻持久的“心境”。
浪漫也是。
人生在世近百年,誰還能激情一輩子?平平淡淡踏踏實實才是婚后的常態。
我的父母,從不懂什么情人節,吵吵鬧鬧一輩子,也沒吵散。
即使剛拌了嘴罵罵咧咧出門,父親回來時還是記得帶上幾斤母親最愛吃的水果。母親也記得父親血壓高,做菜總會先盛一份少油低鹽的留給他。
我樓上的一對老夫妻,也是整天吵,老先生生氣了就下樓來到小區抽煙散步自己消氣,回去了照樣給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老婆婆按摩。
激情,是抵不過這天長日久朝夕相處的瑣碎的。
但即使沒有激情,也不代表連浪漫也完全丟掉。
只是到了一定時候,對浪漫的理解也開始變了。
戀愛時期的那些心顫和熱吻,思念和眼淚,如今想想都有些害臊有些心累。
還是現在這樣子好呀:互相了解的性情,方能心平氣和地交流,開誠布公地對話,沒有那么多猜來繞去,也沒有那么多小性子和壞情緒。
就像穿衣服,青春年少時愛那些花哨嬌俏的款式,愛那些蕾絲雪紡的材質。
現在,喜歡簡約大方的設計,而且偏愛純棉溫柔體貼的質地。因為穿在身上最舒服最沒有負擔感啊。
- 03 -
年少時聽歌里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不以為然。最浪漫的事只是一起變老,太過于平淡。
直到自己走出父母的庇護,慢慢懂得生活的艱辛。
一個朋友說在她大學還沒畢業時,父母因車禍喪生。
一個同行的孩子因病十幾年下不了床吃喝拉撒全靠家人照顧。
一個姐妹說她的媽媽在腫瘤醫院病房工作,看到很多家長日日夜夜地陪著患癌癥的孩子做化療。
一個親戚早年嗜賭,孩子不到一歲時,他老婆氣得離家出走,如今這個孩子已長大成人,可是他一直沒見過他思念的母親。
上個月先生參加同學聚會回來跟我說,他兩個高中時代的好哥們,一個已經離婚又再婚,一個沒有離婚卻經常不著家,孩子也是靠外公外婆帶著,沒怎么管。
我不禁感慨:愛情常有,卻不容易長久。
才知道,婚后撐起一個小家,呵護孩子成長,一家人平安健康地工作生活,把浪漫拌勻在一粥一飯的平淡生活里,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節日里沒有鮮花和紅包又怎樣?
他的工資都甘愿歸你管,下班就回家安心地陪著你和孩子吃晚餐,外出記得捎點你喜歡的東西回來,你生病了沒胃口他能耐心地熬上一鍋清香的白粥,并給你端茶遞水;你生氣了他愿意哄你幾句或者有錯沒錯他都先認錯,有好吃的好玩的總會惦記著你和孩子……
這就是平凡人的浪漫啊,這些踏踏實實到令人覺得有些粗笨容易忽略的生活細節,就是最原始的浪漫。造型可能沒那么精致,卻非常實用,且具有在平淡流年里養心安神之功效。
有太多的人不認同做一個平凡的人,覺得這只是一個loser的標簽。但絕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也只能算得上平凡。
而做一個平凡的人,和愛人一起慢慢變老,就是詩經里說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啊。
于是,人到中年,終于懂得了這一份細水長流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