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過的書籍里面,我覺得對愛情闡述的最經(jīng)典的除了柏拉圖的《會飲篇》以外,就要數(shù)瓦西列夫的《情愛論》了。每當發(fā)現(xiàn)一本好書,真的希望人們都能去讀一讀它,讀過之后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感悟和收獲。可是推薦人讀書需要勇氣,這年頭,勸學比詐騙難多了。所以孔子曾經(jīng)感慨:“我沒見過喜愛道德像喜愛女色一樣的人啊”。孟子也說過:“人因為手指比不上別人就知道慚愧厭惡,而心不如別人,卻不知道慚愧厭惡。
為人父母者向來對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重視,只要孩子能學有所成,會不惜代價盡最大的財力選擇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老師,給孩子報各種名目的課外培訓班,甚至用暴力強迫的方法逼迫孩子去學習,但對于自己的進德修業(yè),那又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了,就好像學習只是孩子們的事情,我們成年人的任務是吃喝玩睡,一邊苦口婆心的勸孩子不要荒廢青春,一邊卻任由自己的光陰虛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成人做出的榜樣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一個在良好的家教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大體來說是不會太差的。我想若是能讓孩子養(yǎng)成勤奮愛學的好習慣,那比選擇再好的學校,請再好的老師都要強的多的多。就算我們馬上就死掉,讓他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相信他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出奇跡,成為令人矚目的驕傲(沒有受過教育的靠勤奮愛學有所建樹的名人很多,不需要一一舉例),當然一輩子那么長,未來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奇跡的發(fā)生常常也有運氣的因素,就算沒有奇跡,培養(yǎng)出這樣品格的孩子也足以讓我們欣慰的閉上眼睛了。
孩子雖然在經(jīng)濟上依賴父母,但在人格上,他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有他們要實現(xiàn)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懶惰而讓他們背上替我們實現(xiàn)理想的包袱。總的說來,父母之愛還是最值得贊美的人類情感,除了父母之愛以外,最強烈的人類情感恐怕就要數(shù)男女之愛了,這也是《情愛論》整本書的主題。我認為一個不懂的男女之愛的人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我們小時候雖然無時不在父母之愛中,但我們對此并沒有太多的感觸,只有在我們自己也養(yǎng)育了兒女之后,才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和這種愛的偉大。因此我們在深刻理解父母之愛之前先被男女之愛吸引,當男女由愛結(jié)合生育出愛的果實的時候,面對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在驚喜之余,我們自然而然表現(xiàn)出的感情就是父母之愛。
書里說,愛情是人類精神的一種最深沉的沖動,愛就是成為一個人。雖然讀了這么經(jīng)典的著作,我還是不能準確的表達出我理解的愛情本質(zhì)是什么,我覺的我所認識觀察到的都是愛情的現(xiàn)象而非愛情的本質(zhì)。愛情這兩個字所表達的涵義是一堆觀念的復雜融合,除了人們公認的意義以外,每個人都會再加入自己特別的理解,使得愛情這個詞義越加的復雜,大概永遠難有統(tǒng)一的共識了。
女人和男人表面上看似有很大的差異,一種是像大地一樣的被動的陰性,一種是像天空一樣主動的陽性,是對立的兩極。男女品格差異肯定是有的,不過這種差異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我之前常常把這種差異說成是相同的主體框架而裝修風格不同的建筑物。但瓦西列夫把男性化的性格特征比喻為男男男女女,女性化的性格特征比喻為女女女男男,這個對男女品質(zhì)差異的解釋堪稱完美。
在我們的時代,愛變成被賦予了經(jīng)濟意義的一種商品,雙方以權衡彼此的交換價值為前提,或許不只是現(xiàn)在如此,在過去和將來可能都會是如此,這算不得罪惡的墮落。但愛若要達到像靈魂一樣圣潔的高度,就需要拚棄自私的欲望。我愛她,我是希望她能以她自己的方式去感悟和追求生命的價值,讓她自由的成為她想成為的樣子,而不是把她變成我的私有物,變成我所希望的她成為的樣子,以滿足占有欲為目的的所謂的愛不過是被美化了的披著愛情外衣的更高級的自私的形式而已。
愛和恨是意義相反的兩種情感,但這兩種情感關系密切,是矛盾的共生統(tǒng)一體,常常能在一個人身上同時看到這兩種分裂的情緒。愛而愿其永生,恨而咒其速死,對于這種人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能承載愛的事物一定都是美的,人若愛搖曳多姿的花兒,怎么舍得把它采摘,破壞這份自然的和諧呢。人若愛某些小動物,怎么忍心剝奪它們天賜的自由把它們囚禁起來呢。人若愛自己的孩子,那就應該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終是要以分離為目的。人若強烈的愛一個女人或男人,那就不能為了一己的滿足,而讓那個所愛的人陷于痛苦之中。
面對愛的人,難道一定要擁有她才算是愛的表現(xiàn)嗎?我覺得,只要她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生活,不管她在哪里,我都會為她的幸福而感到幸福,為她的快樂而感到快樂。用尊重換取尊重,用理解換取理解,同理人若不能學會給予別人愛,那他永遠都不會得到別人的愛,永遠都不會擺脫孤獨。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愛人,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份責任,一個諾言。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誰敢說自己是有愛的能力的人呢?是懂得愛的本質(zhì)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