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下一百篇文章來介紹我,只希望你我相遇時已相識許久。
在青島戶外工作一個月確實黑了不少,卻也有點額外收獲。
一? 多檢查一遍,多想一步。
我經常負責運輸東西,跑一趟大概需要幾分鐘的時間,當然,不算收拾的時間。
剛開始總是一趟一趟的跑,搞得整個人都焦頭爛額的。但是跑起來是有時間成本的,每次都需要客人等待就會有服務上的不足。
后來老板教育我,每次要出發之前多問一句是否還需要其它東西,順便看看有沒有什么東西能順路帶著,爭取不跑空車。
就是這一句還有什么東西沒?減少了自己很多工作量,同時還提高了服務的質量,不可謂作用甚大。
二? 這個時間我能做什么?
超長的工作時間卻出了很少的價值,問題出在了哪?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有時候一個人能做的事非得加上一個人等著,當然還是無聊的等著。
比如:有一桌顧客還沒走,可能需要一個人服務,但我們現場有兩個人。兩個人都在工作崗位不能玩兒其它的,但是這個工作又不需要那么多人,本來一個人無聊變成兩個人無聊。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一個人在附近做一些必須做的事,例如先去打掃附近的衛生,做了就會節省出之后的時間。
所以當下次自己覺得無聊的時候一定要想想有些什么事我現在可以做的。不要無聊的無聊著。
三? 做事有個計劃
計劃還是要有的,我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代辦事項。
自己把需要做的事寫下來,然后安排明天的工作。很可能一天完不成,那就多兩天。每天的任務安排的要看起來時間很充裕,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打斷你的工作。
有了任務安排,那么當有時間的時候就有事可做了,而且做的事通常還比較重要。任務完成了就可以考慮考慮休息,或者再給自己加點任務。即使沒有完成,如果是發生不可抗因素的話也不用沮喪,加到明天的工作任務里,反正保證任務沒有遺忘。這樣當這項任務明顯緊急時,就可以暫停一下其它工作,先完成任務。這就不會出現遺漏問題,連彌補的時間都沒有。
其實,這三點是相輔相成的。
多想一步可以幫助做計劃;而有了計劃將會幫助決定當下要做什么,省下了思考精力;此外,在執行當下任務的時候,多想一步又會讓任務完成的更好。
那么記得這三個問題:
明天要做些什么?(推薦做筆記)
現在做什么比較好?
還有沒有什么沒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