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與好友相約再登黃山。說再登,是因為我以前去過一次,轉(zhuǎn)眼間十一年過去了。成行于十二月十一日。中午一點,小雨,我們每人匆匆吃完一碗西北拉面,驅(qū)車從南京向黃山出發(fā)。
高速公路上車輛很少,我們奔馳于山谷之間,于隧道內(nèi)穿入穿出,路邊矮樹灌木迅疾地向身后閃過,遠(yuǎn)處煙霧繚繞。山巒連綿起伏,層層疊疊,只顯出朦朧的輪廓,待漸漸靠近了,才可見翠綠色、紅色、黃色的植物滿山遍野,只是輸電的鐵架矗立在山腰,剎了風(fēng)景。大約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第一天的住處。
第二天清晨,收拾行囊,駕車從住處前往黃山登山口。車穿行于山林間,盤山山路蜿蜒曲折,茂密的竹林隨風(fēng)窸窣作響,溪水潺潺,若掬一捧入口,定會沁人心脾。路旁松柏矗立,像站崗的哨兵。
上午11點抵達南門登山口,一路在霧靄中拾階而上。兩邊竹林茂密,濕濕的,透著精神。
山間霧氣騰騰,近的淡,遠(yuǎn)的濃,山在濃霧中若隱若現(xiàn),好一幅寫意的水墨畫。
左邊,峽谷中溪流撞擊著巖石,嘩嘩聲響徹山谷,如白色的絲帶,穿梭于林間,鋪滿在巖石上。大約到了半山腰,見到太陽了,陽光透過樹枝,斜灑下來,化做五彩的細(xì)絲,若隱若現(xiàn)。
天空呈蔚藍(lán)色,薄霧在身邊不遠(yuǎn)處飄過,山體也明晰起來。
偶爾回頭佇立,一座座山峰從云霧中穿出,矗立在云中,似仙境了。
四五個行人從身邊超過我們,飄來一陣酒香。原來他們一行五人,從山下背著四瓶口子窖,準(zhǔn)備到山頂豪飲,有一瓶在包里被打破了。雖然他們喝不了,卻美了路人。美酒醇香四溢,加上秀麗的美景,伴著便攜音響里維瓦爾第的《四季》,讓人如癡如醉,時間靜止,六根相融。
接近山頂,冰晶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
抵達始信峰頂,三面臨空,懸崖萬丈,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我緊扶著欄桿,深呼吸,向下斜瞟,頓時雙腿發(fā)軟,感覺眩暈。
遠(yuǎn)處山峰秀麗,云蒸霞蔚。
偶遇一女孩站立在始信峰土黃色的巖石上,紅色羽絨服上分布著鮮艷的花的圖案,身上背著彩色條紋相間的布包,灰黑相間的褲子,白色的運動鞋。在蔚藍(lán)色的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而美麗,為這如畫的景色里增添一縷艷麗的色彩。
下午四點,抵達北海賓館 ,卸下行囊后,繼續(xù)在賓館周圍瀏覽。夕陽西下,遠(yuǎn)處的山峰從暗影中伸展出來,與陽光依依惜別。
靜立在猴子觀海處觀景臺遠(yuǎn)眺,一個猴子模樣的石頭,蹲坐在一座山的頂端,面朝東,側(cè)面對著我,背靠一座更高的山峰。陽光斜照著,由于后面山峰的遮擋,他處于巨大的陰影中,只見他卷縮著身體,下巴低垂,顯得孤獨、哀傷、可憐,使我心里生出隱隱的痛。當(dāng)天晚上失眠了,只因為這只觀海的猴子。
第三天一早五點不到起床,前往始信峰等待日出。待我們抵達后,才知道來的太早了,日出要七點半左右。夜空里漫天繁星,我從未看過像這樣明亮而又清澈的星光。鐮刀似的月亮鑲嵌在空中,如此的明亮晰透,似夢幻一般。徘徊一會,我們決定與明月和繁星作別,回去繼續(xù)睡覺。
我們再次起床,已經(jīng)快九點了,洗漱、吃完早飯后,背上行囊向西海大峽谷出發(fā)。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巖壁的臺階上行走了。臺階陡峭狹窄,邊上就是萬丈的深淵。我右膝蓋疼痛,加上恐高,有幾次幾乎是要絕望了。深呼吸,眼睛只盯著腳下,緊貼巖壁,就這樣通過了一個又一個與我來說異常艱難的階梯。
當(dāng)然,最美的風(fēng)景往往在最險峻的地方才能見得。如一線天。
如這匹駱駝。
還有這般奇異嶙峋的山峰,感覺風(fēng)一吹,就要散了架。
抵達西海大峽谷的谷底,我們乘纜車達排云亭,簡單補充能量后往玉屏峰進發(fā),途徑鰲魚峰,百步云梯,達玉屏樓。原本計劃途中登蓮花峰,可是由于關(guān)閉了沒能如愿。在玉屏樓附近的石欄上鎖上連心鎖的人們,是不是還一直心連著心呢?
黃山的松樹不媚,不傲,形態(tài)各異,如最有名的迎客松。
如強勁的黑虎松
而這課的枝葉像個“如意”
還有這棵,枝干伸的太遠(yuǎn)了點吧,好像要向經(jīng)過的行人留下買路錢。嗯,霸道了點!
那這個呢?想要在兩座山之間架一座橋嗎?只是還需努力。
最后是枝干如患上了靜脈曲張的送客松。
和送客松揮別后,我們也就結(jié)束了這次黃山之行,乘坐玉屏索道下山抵達黃山北門,再乘景區(qū)巴士至南門停車場,取車后,往九華山所在地青陽縣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