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目標|要啥有啥 03

周會現場回顧

  • 【四個收獲】
  1. 重要不緊急任務的策略
1. 分解至行動層次(不假思索就可以直接做)
2. 結合任務時限,在精力尚可的情況下安排在下周做
3. 需要完整的目標管理體系支撐
  1. 如何判定周計劃中任務的優先級。
1. 核心判斷標準是價值,周計劃要依據當下的價值進行判斷
2. 使用抓手思維
3. 整個周計劃中最高層級的任務不超過30%
  1. 資源:張培培和小米博士的燒腦節開發課程《如何快速書寫論文》
  2. 感到焦慮項目的處理策略
1. 首先使用自我覺察表和短期自律提升表
2. 使用PORT模型和GROW模型
  • 【三個感受】
  1. 感受到了PORT模型的重要性,神器不解釋
  2. 時間安排冗余度的考量,之前考慮的少,導致自己在突發任務應對時焦慮。
  3. 藥山大神的周計劃模板讓我感受到了器層面的工具的重要性,刻意訓練可以提升效率。
  • 【兩個改變】
  1. 改變了自己對于提醒和周計劃的關系。
  2. 改變自己對于重要不緊急任務的處理策略的理解
  • 【一個行動】
  1. 參照藥山老師的周計劃模板推進周計劃(項目化的任務)

修改后的周計劃

  • 伙伴們的意見:
  1. 時間安排上:估時是否準確,是否應該分解后再估時,冗余度不高
  2. 任務安排上:沒有分解,標準不準確
  3. 生活上任務:沒有成果,標準不清,很多都是要求
  • 修改后的周計劃


    周計劃

周計劃回顧

  • 【執行情況】
  1. 完成率:70~80%
  2. 完成情況回顧:
- 工作方面:聽取了小伙伴們的意見,在印象筆記中分解任務,預估時間然后安排時間集中推進,效果不錯,第二項任務基本完成。第一項還有30%左右沒有完成。
- 生活方面:基本都完成了。
- 成長方面:打倒紙老虎的活動只剩下網站內容整理,這部分的內容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推進有點困難,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沒有完成。
  • 【我的感受】
  1. 如果能有完整的目標管理系統,周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應該能夠做到更高效、更有價值。
  2. 對于周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雖然覺得有點成效,總感覺差那么點意思,不知道哪里有問題,但又感覺哪里都有問題。
  • 【困惑】
  1. 生活方面計劃的制定方法沒有頭緒

復盤

  • 【回顧目標】
  1. 同上
  • 【評估結果】~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是否相符?超額完成的地方可視為亮點,遠遠未達成的可視為不足。
  1. 亮點:分解復雜任務,集中時間推進,效率比較高。
  2. 不足:對于時間的預估做的不好
  • 【分析原因】~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不符的原因是什么?
  1. 做事之前使用PORT模型,項目化分解復雜任務并跟進任務,這些措施都幫助我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
  2. 杜宇任務過度自信導致估時偏少,造成任務的延誤。
  • 【總結規律】~同樣的工作接下來該怎么做?關注下一步行動!
  1. 繼續使用PORT模型和項目化推薦任務
  2. 謹慎估時,對于復雜任務先分解然后針對單個任務估時,并考慮時間冗余的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